康樂大廈。
香江康樂廣場一號。
1970年6月1日,香江總督府把中環填海區的“地王”拍賣,土地麵積平方英尺,底價5300萬港元,當時吸引18個財團競投,最終香江置地出價二十一億五千八百萬港元投得,是當時香江最高每英尺地價的紀錄。
大廈由金門建築興建,由動工至平頂隻用了16個月,建築速度亦是當時的一項紀錄。
怡和大廈於1973年落成,是香江首幢摩天大樓,成為當時香江甚至亞洲最高的建築物,至1980年代初期被合和中心取代。
其後,怡和大班以及怡和集團多個部門都搬到康樂大廈上班。
此時,康樂大廈燈火通明。
怡和董事長辦公室。
一位穿著西服,年過40歲的白人正在上班。
他是現在怡和大班鈕壁堅。
鈕壁堅,國籍y國,蘇格蘭人。1934年出生於天津,後移居加國。
畢業於y國北安普頓郡的安杜公學。
紐璧堅曾在蘇格蘭邊防軍服役,1954年在倫敦格林輪船公司受訓,同年加入怡和洋行。
先後在倫敦、香江、灣灣、澳洲、大馬任職。
1967年出任怡和洋行董事;1969年升任副常務董事;1970年任常務董事,1975年任董事局董事長,也就是怡和大班。
鈕壁堅的父親老鈕壁堅也是怡和的職業經理人之一,一度擔任怡和董事。
如今,鈕壁堅在他41歲開始擔任怡和大班,當然有他父親以前怡和董事有關係。
隻是,現在的香江局勢和以前似乎不一樣。
七十年代以前,香江是英資的天下,那個時候華資還沒有開始。
在1972年的時候,當時怡和大班亨利約瑟克還通過兼並的方式,讓香江置地強勢吞掉了周錫年的香江牛奶公司,算是怡和英資的巔峰之一。
其後幾年,因為香江先後爆發股市大跌,樓市大跌。
在這之前,以華資為代表的李加成,李肇基,鄭玉桐,郭德勝等華人地產商開始逐漸崛起。
特彆是李加成這幾年發展越來越快。
現在讓鈕壁堅沒想到的是,前些時間,包裕剛居然已經在悄悄讓人買入九龍倉的股份。
現在包裕剛到底買入了多少九龍倉股份?
鈕壁堅不知道。
他知道,現在香江置地控股九龍倉的股權,隻有10股份,如果沒有其他人覬覦九龍倉,那自然沒有什麼。
如果其他資本開始覬覦九龍倉,鈕壁堅知道,他就要擔心起來。
最重要包裕剛早就是世界船王,他本身資金雄厚,和彙灃銀行關係又密切。
這種情況下,鈕壁堅才剛剛當上怡和大班兩年時間,他怎麼可能不擔心呢?
現在鈕壁堅知道,他要不惜一切代價阻止包裕剛進一步收購九龍倉股份。
想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