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根到底。
曆史上。
包宇認為李加成能夠拿下和記黃埔。
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李加成夫婦花了不少時間和沈弻夫婦培養的感情起到了一定作用。
第二,曆史上,九龍倉一戰,彙灃欠下李加成一個人情。
第三,包裕剛因為九龍倉欠下李加成一個人情。
正是這些關係下。
曆史上,李加成吞掉了和記黃埔。
包家最終也隻吞掉了九龍倉。
但是,從九龍倉的規模來和記黃埔相比,那當然差遠了。
怕是幾個九龍倉都比不上一個和記黃埔的規模。
這種情況下,包宇覺得曆史上的包裕剛在這方麵有些失策了。
雖然得到了九龍倉,卻是失去更大規模的和記黃埔。
此時,已經是1978年的1月。
包宇知道,現在和曆史上很不一樣。
那就是包家在收購九龍倉,前前後後和李加成沒有任何關係,那麼也就意味著,無論是彙灃銀行,還是包家都沒有欠李加成人情。
現在李加成最大優勢,可能也就是從1973年開始,已經開始和沈弼夫婦培養的感情。
算下來,李加成夫婦也放誘餌放了五六年了,不過,沈弼倒是不會那麼輕易上鉤。
另外一方麵。
雖然韋理是被彙灃銀行請回來的職業經理人。但是,無論是韋理,還是原來的李察信等高管都是很有野心的人。
很明顯,韋理通過一係列的收購和合並,特彆是和記黃埔的合並,既增強了和記黃埔的實力,另外一方麵,也讓大股東彙灃銀行在和記黃埔的持股下降。
從這些來看,以韋理為首的和記黃埔管理層已經開始對和記黃埔產生了覬覦。
在1975年,當時彙灃銀行買入9000萬股和記國際股票,占據發行股票的3365股份。
但是,經過這幾年,韋理的大刀闊斧改革下,和記國際和黃埔船塢合並後,已經變成了和記黃埔224的股份。
即使彙灃銀行還是第一大股東,明顯持股下降了不少,並且被稀釋了。
包宇知道。
現在和記黃埔還是韋理在主政。
韋理這個人,能夠被譽為公司醫生,拯救了多家公司,並且讓和記國際短時間之內恢複盈利,足以說明這個人的能力。
隻是,韋理這個人在和記國際執行總裁這個位置待得久了,自然也就產生了野心。
不僅僅是他,還包括李察信等高管,他們覺得既然以前祈德尊可以吞掉和記洋行,現在他們把和記國際拯救回來。
為什麼自己不可以繼續掌控和記黃埔呢?
對於現在的彙灃銀行,在他們看來更多也隻是第一大股東,而且,這個第一大股東,還是趁人之危,從祈德尊手上搶了過來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