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左芝五十年代創立商業電台,投得電台廣播牌照,其後七十年代初創辦佳訊傳呼。
而在1975年,聯合其他五大股東,包括林炳炎(恒鉎銀行創辦人之一)家族、怡和洋行,以及香江三間中文報社,《星島日報》、《華僑日報》及《工商日報》,六個股東當中,以何左芝為首的商業電台擁有最大的主導權。
為什麼他們要申請成立電視台?
歸根到底,還是在六十年代的時候,它們和創辦tvb那些股東財團競爭當時的無線電視牌照,他們失敗後,其後一直申請,一直到1975年才成功拿下牌照。
當時,這六大股東為了從香江總督府手中拿到這一張電視牌照,明知道有一個非常苛刻的條件,他們還是接受下來。
那就是需要佳藝電視台將大部分時間用作播放教育節目。
也就是說,隻有一個中文電視台的佳藝電視台必須在大量的黃金時間裡麵播放教育節目。
其實,這是相當於慢性毒藥。
在這種情況下,一開始,何左芝對於佳藝電視台抱很大的希望,以為直接和其他股東創辦這一家電視台,一樣可以成功。
實際上,麵對tvb和麗的電視台,佳藝電視台屬於先天不足,後天再努力也是很難。
在成立佳藝電視台一年多時間,也就是在1976到1977年期間,他已經把持有佳藝電視台大部分股份轉給其他股東了。
這種情況下,何左芝早已不是佳藝電視台的大股東,現在他隻是保留一個名譽董事長的身份。
何左芝已經看得出,現在佳藝電視台就是一個無底洞,無論股東投入多少錢,都會吞掉,也就是說,他根本看不到電視台盈利的可能。
在退掉大部分股份,何左芝已經不怎麼管佳藝電視台的事。
梁菽儀這個人不簡單,屬於老一代的電視台資深人士,她之前在tvb工作很多年,甚至一直擔任tvb的節目監製,tvb的副總經理。
在1978年初,佳藝電視台的股東看到公司情況經營越發艱難,原來暫時代理擔任佳藝電視台的董事長的羅文恵覺得聘請更專業的人士來管理佳藝電視台。
也正是因為那樣,梁菽儀本人和身邊的下屬對於邵逸芙管理下的tvb越發不滿,加上佳藝電視台的高薪聘請下。
梁菽儀帶著自己的重要下屬,以及tvb幕前和幕後的工作人員一起跳槽到佳藝電視台。
其實,從1975年成立佳藝電視台以來,佳藝電視台出了很多的精品黃金劇集,在香江三大電視台裡麵,其收視率是排在中間,麗的電視台還是排在佳藝電視台之後。
隻是,tvb和麗的電視台都有幾個中文台,佳藝電視台隻有一個中文台,大部分時間還是在播放教育節目的情況下,也無法和那兩大電視台相比。
再加上,隨著梁菽儀跳槽到佳藝電視台,佳藝電視台從原來六百多個職員飆升到八百多個職員。
電視台那麼多的員工,單是每個月工資開支都是一大筆錢。
而在1976年開始,隨著何左芝這位大股東的退出,佳藝電視台的經濟情況陷入困局,由恒鉎銀行創辦人林炳炎之子林秀峰注資才能支撐下去。
一直到現在1978年三月份,佳藝電視台越來越艱難。
除了八百多位員工等著每個月的工資,還有就是發行和拍攝新的電視劇等等,這些都是需要大筆財政和經費的支出。
如今,那些股東已經不願意掏錢的情況下,梁菽儀剛剛跳槽到佳藝電視台沒有多久,她又不能眼睜睜看著電視台倒閉,她也就想著來找何左芝,看看何左芝能不能私下掏一筆錢來維持電視台的運轉。
何左芝不想見到梁菽儀,自然是不想掏錢。
在之前,梁菽儀已經找過他,何左芝已經把佳藝電視台的股份讓出去了,自然不想再乾涉佳藝電視台。
最重要,何左芝已經看得出,佳藝電視台根本就沒有活下來的希望。
如果他真的同意繼續給梁菽儀掏錢,那相當於往維多利亞港裡麵扔錢差不多。
此時,何左芝下來後,回到院子那裡,坐下來喝茶看看報紙,這日子要舒服太多了。
喜歡家族百年,從港島開始崛起請大家收藏:家族百年,從港島開始崛起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