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裕剛在申城是有兩處故居。
第一個是位於淮海中路1818弄1號,現在廖先生和蘇先生先帶著包家等人到這裡。
在來到公路外麵。
現在外麵已經很安靜。
主要經過這裡的人員應該都提前被叫走。
包宇,包裕剛夫婦,包肇龍,以及其他包家子弟從車上下來,在包肇龍和包裕剛夫婦看到這裡的時候,發現這裡還是非常熟悉。
這裡屬於法式園林花園住宅,建於1934年,到現在1978年,已經有44年,這裡的房子其實很有年代了。
當然,這裡不僅僅住過包家人,也住過其他大人物,包裕剛當年已經賣掉。雖然現在可以進去看看,包裕剛夫婦和包肇龍等人還是在外麵看著。
沒想到,三十多年沒有回來,現在再次看到,還是很有感慨。
包宇和包家人在這拍照。
看了差不多半個小時。
離開這裡,到包家申城的另外一處故居。
湯山村2號。
這裡也不是什麼豪宅,也是差不多建於三十年代,到現在四十多年了,也是顯得很破舊了。
現在包宇等人來到這裡,站在路上,包宇也就看到看到兩座西班牙風格的花園住宅,米黃色水泥拉毛外牆,紅平瓦屋,還有屋頂上開著的老虎窗。
當包裕剛夫婦和包肇龍等人剛剛回到這裡,立刻有說不出的感覺,他們對於這裡還是覺得太熟悉了。
感覺那麼多年過去,還是沒有什麼變化。實際上,包裕剛很清楚,這一套住宅在1948年已經賣給了當時永樂織布廠經理唐元傑,其後包肇龍先移民到香江,包裕剛夫婦才跟著過去。
包裕剛知道,如果不是當年賣掉這住宅,他可能還是會在申城,當然,可能就沒有他現在這個世界船王。
蘇先生,廖先生在旁邊陪同。
這住宅也早已換了很多人。
即使現在可以上去看,包裕剛夫婦和包肇龍等人也隻是在外麵看看,留下照片留念。
在這裡也呆了半個小時。
為了不影響到其他申城市民的出行和生活,包家人沒有在這逗留很長時間,上到車上,然後離開這裡。
作為包家的第二故鄉,比不上真正的第一故鄉。
此次過來,除了想看看包家在申城的兩大故居外,其實,包宇和包裕剛也想看看現在國內最繁華城市申城的發展情況。
在離開這裡後,上到紅旗車上,蘇先生和廖先生等人的陪同下,專職司機開車一直帶著包裕等人看。
其實,看的地方也是現在浦西幾個老城區。看起來非常有特色和年代感,其實也就那樣。
至於未來不輸給浦西,甚至要更發達的浦東,包宇知道,現在除了河邊灘塗和田地外,其實什麼都沒有。
除此之外,現在想從浦西到浦東那邊非常難,需要像以前香江那樣要坐渡輪過去才行。
也就是說,現在申城最發達的地方也是浦西這幾大老城區,申城的各大國企也都集中在這一片。
路上,包宇除了偶爾問問蘇先生現在申城發展情況外,其他他並沒有多說。
下午。
包家人在西郊賓館吃完午餐。
休息了兩個小時,再從西郊賓館坐車離開前往申城火車站。
離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