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明,東洋的環境比較特殊,也就是東洋才有這種環境,像歐美都很難有這種環境。”這確實是和東洋特殊環境造就了東洋的龐大的漫畫市場。
但是,在其他國家還是很難說的。
包括像後來國內的漫畫市場,依然還是非常難以發展起來。
“老板,此次渡邊出版社的漫畫銷量遠超我的想象,如今,渡邊出版社都是和那些印刷公司合作,我認為渡邊出版社是比較虧的,我們應該收購一家印刷公司或者成立自己的印刷公司。”
像東洋那些報刊,包括像東方日報,星島日報,明報,還有像信報這種每日隻有一兩萬份銷量的報刊公司,都是有自己的印刷廠或者印刷公司的。
現在渡邊出版社的漫畫每一期印刷量那麼龐大,根本沒有必要讓利和其他印刷公司合作。
“誌明,你說的這個我考慮過。對於我們漫畫出版社來說,印刷公司還是很有前途的。離開東洋前,我會安排好。”
除了印刷廠外。
包宇也快要離開東京返回香江。
那麼也就意味著,到時那些漫畫的創作內容,或者其他新的漫畫大綱和創作內容,包宇需要通過某種方式傳到東洋這邊。
本來按照包宇的想法,他是想在香江也成立漫畫工作室,甚至讓一部分漫畫師前往香江發展。但是,包宇知道,東洋的環境和香江環境不一樣,自然也就影響到那些漫畫師創作。
真的把這些漫畫師挖到香江那邊發作,即使是集體創作,還是受到影響。
包宇知道還是把漫畫大綱和創作內容通過傳真的方式傳到東京這邊。
現在還沒有互聯網的情況下,這應該是最快最安全的一種方式了,否則,隻能隔一段時間,讓人從香江那邊把他抄寫好的漫畫大綱和創作內容帶來東洋這邊。
除此之外。
包宇知道,還要成立一家動畫或者動漫製作公司,也就是包宇發展東洋漫畫規劃的第二步。
包宇準備直接命名這一家漫畫製作公司為東洋京都動畫株式會社,公司的社長,法人都是渡伸一郎。
這些都是這次包宇離開東京返回香江前安排好的。
隻是,對於包宇來說,他的三姐夫渡伸一郎隻是名義上的負責人,對方對這些不感興趣,也沒有能力。
從現在來看,包宇離開東洋後,渡邊出版社的總編由高橋大翔擔任,也是出版社真正負責人。
陳偉則是包宇在東京監督人,他是監督渡伸一郎,高橋大翔等人的。
包宇和曹誌明商量完。
休息一晚。
時間來到1978年12月20日。
星期三。
今天是渡邊出版社旗下漫畫周刊《周刊少年ord》第二期上市時間,也是講談社,小學館旗下漫畫周刊的上市時間。
包宇吃完早餐,沒有回渡邊出版社。
曹誌明吃完早餐後,也就立刻坐車趕回渡邊出版社。
當日大早。
三大出版社的漫畫同時上市,往日,講談社,小學館的漫畫周刊,銷量雖然是比不上集英社,但是,也差不了太多。
現在渡邊出版社的第二期漫畫剛剛上市,再次火爆東洋漫畫市場。特彆是那些看了第一期的漫畫內容後,許多消費者都會花錢買上第二期的內容接著看。
因為現在印刷量達到300萬份,暫時還沒有出現缺貨的情況。
。。。
當晚。
曹誌明到深夜才回來。
“老板,第二期漫畫周刊更是火爆,單日的銷量已經接近300萬份,高橋大翔讓印刷公司那邊繼續加印50萬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