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
五蔬:葵、藿、薤、蔥、韭
《黃帝內經》中有“五穀為養,五蔬為充,五果為助”這句話,說明在那是這些是最常見的蔬菜。
葵:葵菜,在《國風·豳風·七月》中也有記載,當時是百菜之王。它能占據當時蔬菜榜榜首,應該是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在上層階級能吃肉,平民隻能吃蔬菜的時期裡,有種葵三十畝“勝作十頃穀田”的說法。到明代李時珍《本才綱目》中記載:“今人不複食之,亦無種者。”,可見在明朝後期,這個葵菜由於跟其他引進的蔬菜相比,口感及營養欠佳已經快被淘汰掉了。現在吃葵菜的人也是少數,至少大家聽到的不多。
藿:豆苗的嫩葉,古代常以藿食者指平民,由此可見它作為食物較為粗劣,如今極少拿來當菜吃
薤(xiè):藠(蕎)頭。
韭、蔥在古代蔬菜中獨成一屬,現在是作為調味的蔬菜,大家都比較熟悉,就不介紹了。
還有一個就是大白菜,古時稱“菘”
《詩經》中提到的蔬菜有二三十種,但多是野生植物,大家見到的不多,在此不表。
總的來說,中國古已有之的蔬菜流傳下來的就這麼幾個了。
中國有在外來物種前加"胡"、"洋"、"番"、"西”等表明物品歸屬地的傳統,在蔬菜上也是如此,以後大家見到那些帶這些名的蔬菜時,就應知道該蔬菜為引進品種
先秦
1小麥:原產西亞,約4000年前傳入。
2大麥:同上。
3高粱:原產非洲,西周時沿埃及→印度傳入。一說宋元時期才傳入。
4皮燕麥:原產歐洲。裸燕麥(蓧麥)原產中國。
5藕:馬王堆漢墓出土過一鍋藕湯,然而藕是從南亞傳入的
6蘿卜:古稱“萊菔”,《爾雅》名“蘆萉”,現傾向於地中海沿岸起源說
7薑:傾向於原產東南亞說。傳入時間不明,孔子有“不撤薑食”,《呂氏春秋·本味》有“陽樸之薑”
漢
張騫出國一趟,帶回來很多好吃的:
1葡萄;
2核桃;
3石榴;
4黃瓜,原稱胡瓜,南北朝時石勒改叫“黃瓜”(隨著石勒解鎖黃瓜新功能,黃瓜曆史進入黑暗時代);
5蒜;
6蠶豆;
7旱芹;
8香菜(或說唐朝始傳入)。
漢代傳入的還有:
9豌豆;
10芋頭,原產東南亞;
11蒔蘿(洋茴香),一說唐朝傳入;
12胡椒;
13大蔥(小蔥是先秦由北方傳入)
三國兩晉南北朝
1茄子:由印度傳入(最早以茄子為蔬菜記載見北魏《齊民要術》,當時已是尋常蔬菜,可見栽培肇端早於此)
2扁豆:由東南亞傳入
隋、唐、五代
1無花果:原產西亞,唐時傳入
2菠菜:由尼泊爾傳入
3萵苣:隋代傳入
4開心果(阿月渾子)——至晚於唐代,由中亞傳入,《阿月渾子生產現狀及研究進展》
宋
1西瓜:原產非洲,唐時入西域,宋時傳入中原;
2絲瓜;
3胡蘿卜(一說仍是張騫帶回國的)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