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今天的這一場比賽,因著並不是正式的比賽,打者擊出安打後無需去通過跑壘確定是一壘安打還是說是二壘安打,他們是將場地劃進行區域劃分,球落到哪些位置算作是界外球,落在哪個範圍內算作是一壘安打,範圍外才算是二壘安打。
將球打到界內很容易,但是打者的目的是打出安打,而不是打到界內,更何況今天的這場比賽,打者至少都打到外野才算是擊出二壘安打。
小湊亮介他雖然因為揮棒球速快,選球眼光精準,能很容易就打到球,但因為身高的原因,他並不能像東清國他們那樣有著很強的臂力輕鬆就將球擊打到外野的位置上,想要擊出外野安打,就必須要做到準確擊中球心才行。
隻是要做到這一點可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
因為若是簡單的話,那麼‘全壘打’早已經就泛濫成災了。
就如禦幸一也所預料的一樣,雖然日暮杉的球速對高中生選手來說並不算快,但是直球的尾勁卻還是讓純粹技巧型打者小湊亮介他感到有些棘手。
這樣的球讓他打出一壘安打很容易,但是二壘安打卻並不是很簡單,尤其是禦幸一也他讓日暮杉投的直球都是些落在邊邊角角的直球,這就更難打中球心了。
“好球!”
“好球!”
“壞球!”
“界外!”
“界外!”
……
“壞球!”
“界外!”
……
不同於剛剛對付東清國跟結城哲也他們兩人的時候,每人三球,一共隻用了六球就解決了他們兩人,此時場上,日暮杉不知不覺便與小湊亮介糾纏了十幾球。
兩壞,兩好,十界外。
小湊亮介他隻需要再選到兩個‘壞球’,或者是繼續這樣不斷擊出‘界外球’去消耗投手的體力,當日暮杉竭力後露出破綻時,就是他小湊亮介打出外野安打贏得勝利的時刻。
又是一個‘界外球’。
然後又接著一個‘界外球’。
‘界外球’仍在繼續。
在場的人都認為贏得人會是小湊亮介,隻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因為他們完全相信,再加入球隊後,經曆了一年嚴苛練習量的小湊亮介他的體力絕不是剛進入高中的日暮杉他這個一年級新生所能比得上的。
事實上他們這樣想也不能說有錯。
然而作為當事人之一的日暮杉跟禦幸一也他們同樣很清楚這件事,所以心裡隻想著要贏的他們又怎麼可能說忽略這件事,不去想解決的辦法。
此時看似小湊亮介他占據上風,其實不然。
不斷擊出‘界外球’的小湊亮介並沒有注意到,禦幸一也他們這對投捕此時有在不動聲色地擴大此時作為‘主審’的片岡監督他眼中的好球帶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