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夥,比之前那一次的交手,給人的感覺要更加恐怖了。
在心裡麵做出如此判斷的安倍一郎,這會是更加的謹慎起來。
因為——
安倍一郎的目光這時候落在了那一壘壘包上的跑者身上。
身為學弟的結成都那麼努力上壘了,若是他在這可能是自己最後一次上場的打擊中,還是沒有任何作為的話,那他就不配三年級的學長,作為球隊的三棒打者,作為球隊的隊長!
就算最後出局了,也不能輕易出那個局!
看起來,場上的選手之間,心理活動十分的豐富,但在看比賽的觀眾們的眼中看來,在青道的三棒打者在打擊區上站定沒多久,那投手丘上的投手,便開始投球了。
第一球,直球,看起來一點都沒有受青道上一位打者上壘的影響,依舊顯得淩厲,打者揮棒落空。
第二球,投捕為了賺取好球數,投的還是一顆直球,不過,這一球落在了壞球區的範圍,雖然不是很明顯的壞球,不過,打者卻辨認出來,完全沒有揮棒。
兩球後,球數是‘一好一壞’。
第三球,直球,打者揮棒落空。
第四球,曲球,打者擊打了出去,不過球最後是落在了界外。
第五球,直球,可能是因為看多了‘直球’,這一球,打者成功擊中了球,不過飛出去的球又一次落在了界外。
第六球,曲球,在好球帶邊緣外的壞球,十分容易致使打者看成‘好球’的一球,不過這一球,站在打擊區上的打者,卻也動也不動,目送球落入捕手的手套。
在糾纏了六球,如今球數是‘兩好兩壞’。
“雅學長,青道的這名打者,選球非常的厲害,若隻是用普通的直球跟曲球的話,估計還要糾纏不少球數,用‘指叉球’吧!”
在成宮鳴向安倍一郎投出第七球之前,他是向自家雅學長如此建議的。
在這場比賽中,如果回顧成宮鳴對每位打者所投的球,就會發現,雖然在他一上場的時候,就向眾人展露了‘指叉球’,可四局比賽下來,他所投出來的‘指叉球’球數隻有五球。
實際上,並不是他不想投,而是剛學會指叉球不久的他,現在整場比賽下來,手指所能適應投出來的指叉球球數並不多,大概一場比賽也就是十球,超過這個數,所投出來的指叉球就很有可能出問題。
犀利度,球威,球勁,球速,精準度等,都有可能出現問題。
因此,在這場比賽中,原田雅功都是看青道打者去決定是否要讓自家投手投‘指叉球’的。
之前的五球,大多數都消耗在青道的四棒跟五棒他們兩人身上。
接下來,他們還要再對上他們兩人,因此在原田雅功看來,對付青道的這位三棒打者,還是應該要節省下‘指叉球’的球數的。
更何況,說是每場比賽能保證完全沒有任何投出的球數是‘十球’,但是隨著在比賽中,體力的柳樹,手指靈敏度的下降,到比賽後麵,所投出來的‘指叉球’,成功率肯定會受到影響。
因此,原田雅功在想了想後,便否決了成宮鳴的意見。
“鳴,比賽還有兩局,而我們接下來還要再一次對上青道的四棒跟五棒,若是在這時候消耗掉‘指叉球’的球數,後麵的比賽,太危險了,而且,以你的體力,就算與青道的這位三棒打者在這裡糾纏下去,問題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