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就目前看來自己的改變還是極為自然而然的。
原主的貼身丫鬟陪了她十多年,都完全沒有發現不對勁。
主要是有了記憶,還真的也就沒什麼擔憂了。
再者畢竟也是死了一場,有大改變也是尋常。
如此清洛完完全全放下了心來,雖然對於貼身丫鬟最為深處的警惕還沒有消散。
但這也不怪對方與清洛自己。
而是畢竟清洛本就是有些多疑,極為謹慎的人。
能夠將後背可以放心的托付給丫鬟,已經是能做到的最多了。
自此清洛完全的安置下來。
不過讓她有些煩憂的事,還是沒有完全的解決。
原主之死是多方麵的原因。
凶手之一,那一群丫鬟婆子最好解決。
隻用通過蘇文氏,便可將對方處置一番,讓其得到應有的懲罰。
同樣的蘇文氏和她的女兒蘇清蓮,也是凶手之一。
蘇文氏對外表示出她這個繼母的寬容包容,似乎一有什麼藥材對外都是一臉憐惜說要送到芳菲院,給她那可憐的大女兒服用。
但實際蘇文氏把控蘇府上下事務,卻不對那些丫鬟多加管束,讓其明裡暗裡給原主添加不順暢。
原主本就應該心平氣和,保持通達。
卻時常自家院子和府內,她一走動就若有若無的遭到議論。
這要說每次都是碰巧,也隻有原主這個不知事的人才會這麼覺得。
而蘇清蓮對外端莊有禮,但實際頗為囂張跋扈。
陳家,也就是原本就與蘇家有姻親,如今直接被她劫了去。
陳家陳有文,如今不過二十出頭,已是進士及第,得入翰林,乃是青年才俊。
這三人與原主之死皆是有間接或直接的原因。
但同時也不能說他們都罪大惡極。
蘇文氏是偽善,但卻沒有太過卑劣惡毒,至少沒有主動將毒計用在原主的身上。
物質上的,從來沒有克扣過原主。
使用下人們那條線應該是想讓本就常年居住偏僻一角,一旦外出所遇到的人都是暗自的鄙夷她。
從而想讓原主自卑,愈發的敏感,讓其在自己女兒的光環下黯淡無光。
如今想來原主自卑是沒有,但是對方的算計還是成了一部分。
被那些下人似掏心窩的話氣得夠嗆,之後……吐血而亡。
蘇清蓮一貫與原主不對付,但也隻是口頭上的,其它的太多的齷齪,仇恨是沒有的。
當然也可能是原主很少外出芳菲原,更彆說外出蘇府。
而蘇清蓮在外頗具嫻名,是一部分家世所看好的兒媳婦人選。
當然那些個家室都是與蘇家差不多的,又或者強那麼一些。
最終對方還是看中陳家,一部分是看中陳有文,一部分是其父親。
陳父如今是正六品官員,蘇老爺那得到消息,似乎對方有望在往上升一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