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永年開口道“您這一舉措,恐怕沒人能夠想到,不過這確實會造成些影響。”
“有什麼影響?”
關寧平靜道“真以為朕離了他們就不行了嗎?世家壟斷人才的局麵該改變了,首要改的就是國子監!”
“一國之學,卻成為科舉附庸,更成為趨炎附勢名利之地,這怎麼能行?必須要改,要從根上改!”
“擬旨!”
關寧開口道“即刻起,改國子監為國學,生源選拔不再限於官宦貴族子弟,而是采取公平公正,擇優入學的標準!”
國子者,王大子、王子、諸侯公卿大夫士之子弟,皆是,泛指的就是貴族子弟。
而關寧就是要從根本上打破世家貴族壟斷知識,壟斷人才的局麵。
聽到此言。
鬆永年麵色微征,猶豫道“這個改革是不是有些太大了些?”
確實很大。
因為這樣做的結果就是首接取消了宦官貴族的特權。
這涉及到了滿朝文武。
就拿國子監來說,生源就是從七品以上官員子嗣中選拔,而世家貴族子弟更是可以不通過考核,首接進入。
而隨著時間推移發展,國子監更是變味嚴重。
這也是關寧近日跟薛慶那裡了解到。
一些有錢人家的子弟,為了能進國子監“鍍金”,可以通過交納一定量的粟米免試入學,甚至還可以“函授”教育,這些粟米的數量在一百石到八百石不等。
這個納粟的量是相當大的,可後來為了薄利多銷,將定額減至一百石,聽起來就覺得離譜。
久而久之,納栗入學成為一種行業暗規,國子監的“畢業證”甚至可以通過法定渠道購買。
這也是導致生源良莠不齊,風氣糜爛的主要根源。
國家教育不再是為了培養人才,而是成為創收搖籃,這種行為無異於殺雞取卵,會對國家造成根本性傷害。
關寧顯然不允許這種現象繼續存在。
他要從內到外的整頓。
鬆永年有些擔心,改革是好事,曾經也有人做過類似的事情,可無一例外皆是失敗,並且自身下場也極慘。
關寧知道鬆永年的想法,他開口道“曆史上改革變法之舉數不勝數,但大多遭受太大阻力,無法推行下去而失敗,那如果朕的改革力度超過了阻力呢?”
“朕是一國之君,若唯唯諾諾畏首畏尾,又如何能夠成就大業?”
眾臣沉默無言,隻覺此刻關寧身上皇霸之氣濃鬱,傲睨萬物!
“朕希望你們能跟隨朕的腳步,隨朕建立一個前所未有之盛世王朝,待朕成萬乘之主,爾等也可青史留名!”
幾人聽之,皆是內心激蕩,此刻他們才明白眼前這位皇帝的野心!
他要的不是一國,而是天下,而能參與這樣的偉業,想想就令人神往。
“臣等誓死追隨陛下,儘忠儘責!”
幾人跪下高呼。
“平身。”
改革變法不是小事,他需要有強有力的支持者和執行者,能夠堅定不移的推行和高效的執行,這一點很關鍵。
關寧接著道“新國學要改掉崇尚辭賦的浮淺學風,重經義,重時務,重實際,要能真正的為國家培養出人才棟梁……”
他說著改革之策,身邊成敬在迅速記錄。
而這時盧照齡快步走了進來。
“陛下,臣有要事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