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一言一語,讓其他人都插不上嘴,也跟不上陛下的思路。
好在他們己經習慣,這就是陛下一貫的作風。
原來的大康共有三十六個州。
新朝建立後,關寧逐漸改革,將原本的三十六個州進行了合並重新劃分為二十五個州。
使得行政規劃更係統更合理。
東西南北各六州,再加一個中州。
要召所有州牧主官進京,看來陛下真的是要動真格的了……
開恩科取士,己經提上日程。
接下來,關寧又安排了不少事情。
基本都是他說,其他人聽。
跟不上沒關係,不理解也沒關係,你們照辦就是。
議事結束。
眾臣都去立即辦理。
關寧也要參與其中,因為都是全新的事物,隻有他知道怎麼做。
首要做的就是儘快把第一期官報刊發出來。
特事特辦,效率也很高。
禮部新成立宣傳署,將會負責朝廷所有宣傳要務。
這是一次重大變革。
大寧官報設在宣傳署之下,並以最快的速度組織起來。
按照關寧的要求,所選擇的都是專業人員。
有編文撰稿的,有負責外宣的,有負責校對的,有負責印刷的……
隻是幾日時間,一個成熟的班子就搭建起來。
成立當日,關寧親至,他要對這些人進行指導培訓,同時也是把第一期的內容確定下來。
在這同時,禮部也正式公開,對外征聘講讀人。
此事引起不小的波瀾。
公告欄前,圍觀的人有不少,皆是議論紛紛。
“看到要求了嗎?要求識字明理,童生秀才皆可。”
“前幾天錦衣衛還瘋狂的抓人,現在就要用人,把我們當成什麼?”
“大家都不要應征。”
有人不滿釋放情緒。
這也是人之常情。
打殺的時候你是毫不留情,現在卻要用我們了。
我們就不乾,要抗爭到底。
“看到沒,隻要通過考核,就能入籍,你知道入籍是什麼意思嗎?”
公告中有說明待遇條件,讓不少人動心了。
首接入籍,雖然是不入流,但也是入籍了。
你參加科考,就是中了舉人,也不一定能入籍做官。
講讀人雖是微末,也是進了體製。
“就不能有點誌氣嗎?這分明就是朝廷采用的手段,我們一定不能妥協!”
有一個青年鎮重道“我輩讀書人應當有誌氣!”
說話是一個秀才,名為劉存。
“劉兄說的對,我們就不應征。”
“對,絕不應征。”
在場中聞聲而來的幾個童生秀才都態度堅決。
但在散場之後。
劉存就悄然來到公告上指定的地方報名應征。
這可是入籍啊!
他家世普通,資質一般,能考中秀才己是極限。
內心不平是真的,但也不能拿前途開玩笑。
若是錯過這次機會,能被他爹打斷腿。
他還特意選了傍晚快要下值的時候過來,想著這個時候人能少一些。
可跟他有同樣的想法的人不在在少數。
“劉兄,你來乾什麼?”
“我……”
劉存麵色微紅,遇到熟人了。
“那你來乾什麼?”
“我……”
二人相對無言,默默地到報名處應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