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窮苦的人又有什麼?
在認知上及自身所擁有的能力上就相差了很多。
古代是這樣,現代又何嘗不是。
關寧深有感觸。
思緒閃過。
他便問道“那你覺得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趙南星開口道“除非朝廷能有新的方式來選拔人才,但除了科舉製之外,臣再想不出彆的……”
聽到此。
關寧心有感歎。
“朕去南方,最大的收獲並非是推行了行政,而是發現了你這麼一個人才。”
“陛下繆讚,臣惶恐。”
趙南星忙得跪了下來,他萬萬沒想到關寧對他竟然有這麼大的評價。
不過他也知道,若是這番話跟彆人說,那是對牛彈琴。
若跟彆的皇帝?
他是萬萬不敢說的。
“起來。”
關寧說的可是實情。
趙南星的難得之處,就在於他有很高的學識,但又不是迂腐之人,思想很是活泛。
其實科舉製也並非儘選拔出先庸才。
事實上,能從全國殺出,成為那僅有的幾個人,絕對是人中龍鳳。
不過總體而言,還是弊大於利。
“吏部尚書盧照齡年紀大了,朕再拖著不讓其告老,恐怕要死在任上,那也顯得朕未免太不近人情。”
關寧開口道“其實還是一首沒有合適的人選。”
“等這次事情結束,你來吏部任尚書吧。”
趙南星微微一怔。
隨即開口道“臣全憑陛下安排。”
從地方州牧到吏部尚書,雖然同級,且州牧還是封疆大吏。
但後者還是更有權勢。
吏部可是號稱第一大部,主管人事,且還是內閣大臣,進了中樞。
不過趙南星很平靜。
他的誌向不是做官,而是跟著這位陛下見證一個輝煌王朝的誕生。
不過現在他更好奇的是,陛下到底是用什麼方式代替科舉製?
看陛下的神情,應該是早就想到了這一層。
念及此處。
他便開口問道“陛下是己經有應對之法了?”
“有了。”
“那是什麼?”
趙南星更加好奇,因為他也認真想過,可就是想不到。
“辦學!”
關寧吐出了兩個字。
“辦學?”
趙南星開口道“現在也有學府,縣有私塾學堂,府有府學,州有書院,這與辦學並無差彆。”
關寧解釋道“朕所說的辦學是分層級的學習,一個孩童從幼童開始讀書,所習為基礎學識,此為小學,通過考試後,便晉升為中學,再之後讀大學,朕要改變的是教育模式。”
s:前本書說的是打天下,這本書說的是治天下,大家慢慢看,沒準哪天穿越了用的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