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國看了看左右,沒有看到右其他人。“你同學呢?今天怎麼隻有你自己?”
“右天?他下午是體育課,估計是玩瘋了,也許晚上才會來了。”
“對了,正好我來了,也看看你做的實驗。你給我演示一下吧。”
“好!”
成永興也沒有多想,直接就把儀器的電源打開了。這幾個測量的配置都在桌子上,沒有拆除,連上就可以做重複實驗了。
“不錯,不錯!”
王立國一邊鼓勵,一邊仔細的檢查著儀表盤上顯示的各種數據。
這幾天,隨著對筆記研究的深入,他對這個項目的興趣就越來越大。這次的檢查,看起來是偶遇,實際也是最後的確認!
幸運的是,測量結果沒有造假,理論是正確的。
“這是你的論文,我給你改好了!”王立國從牛皮紙袋子裡,抽出了幾張信紙。在這幾張紙上,出現了大片的紅色筆跡。
“哇,改了這麼多!”
成永興十分吃驚,王教授差不多替他重寫了一半的內容。
“其實內容方麵我沒有替你改多少。主要的問題還是格式和前後順序。你第一次寫論文,犯些錯誤是難免的!”
成永興沒有真正的寫過論文,行文格式上有些差異。大的要點,王立國手把手的替他講解了一遍,這樣他下一次就不會犯同樣的問題了。
有一些改正,居然是由於簡單的語法錯誤造成的,把成永興看得是一陣臉紅。要知道,他可是在英語環境裡工作了二十年啊!
———————————————
剩下的任務就簡單了重新抄寫。他也不做實驗了,一筆一劃的認真抄寫了起來。
房間裡沒有其他人,成永興在一邊抄寫,王立國則自己擺弄著儀器。這還是他第一次親手做光纖類項目。
“這麼簡單的思路,怎麼居然沒有人看到?”
王立國自言自語。
光纖檢測的原理,並不複雜,它的核心思路就是把傳統的各種機械量,轉換為光纖的變化,再被測量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實際上是比拚腦洞大小的一個過程。
“寫得怎麼樣了?”
“還在寫!”
成永興難堪的笑了笑,這一會兒功夫,他已經寫廢了一版了。
沒有語法檢查軟件的幫助,提筆忘字的情況是屢次出現。尤其是英文單詞,成永興手裡的英文詞典裡,很多專業詞都查不到。要想寫好文件,真的還是要回到圖書館去。
“慢慢寫吧,彆著急!”
王立國隻是隨口一問,他也不著急要東西。看著眼前,趴在桌子上,認真按照他的建議重寫論文的年青人,他居然有些恍惚。
這兩天他一直泡在圖書館,查詢著相關資料。
他越查,就越是吃驚。來自後世的信息,在他的麵前徐徐展開了身影。
成永興雖然沒有具體的相關經驗,但他在整理信息時,不自覺的采用了後世的成熟分類模式。
這種分類框架,本身就是多年科研人員總結,再總結的結晶。
以這種骨架為基礎,各種細目就順理成章了。各種奇思妙想,在這個框架的基礎下,變成了必然,可以推導出來的結果!
順著這個思路走下去,更多的項目和課題,呼之欲出!
王立國查了兩天資料,所有能查到的信息,都是正確的!這就給了他一個很大的錯覺,他是在看一個更高階研究人員的筆記!
但是就是同樣一個人,就在眼前,一筆一劃的按照他的建議,趴在那裡抄寫!這種對比,使他完全無法理解和適應!
“改完了,你還是送到我家,我再看一遍!”
王立國搖了搖頭,想不明白的事情就不想了!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