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咱們三個,就我一個男人,我不上誰上?”成永興滿不在乎,大大咧咧地把師姐推到了一旁。
兩個女孩子,隻能相對一笑。男人?就他最小!
“等一下,你拿錯溶劑了!”趙薇薇趕緊在旁邊提醒。
“是嗎?”成永興看了一眼筆記,這段沒有寫清,於是趕緊退回去,把內容補上。
“咱們幾個一起看吧!”郝雲麗也拿著個筆記本,走了過來。
“行,這是第一次操作,我們一起加小心!第一遍我來,第二遍,你來。”
如果時間允許,成永興的這些免費勞動力,也都應該走一遍。
流片的過程,沒有什麼好說的,每個步驟都是有章可循。隻要按部就班的操作,很快就會熟能生巧了。
就這樣,在磕磕絆絆之中,三個人就在張老師的指導下,團團轉了起來。
經過了兩天的訓練,慢慢的,生疏感漸去,膽子也慢慢大了起來。
————————————————
流片的程序已經標準化了,就是步驟繁瑣。至於工作強度,還真就不大。隻不過這是第一次做,大家有些精神緊張罷了。
很快的,一組人就來到了光刻機麵前。
“你這是啥圖案啊?”首次看到版圖,這跟郝雲麗理解的不太一樣。
按理不論是加速度傳感器,還是陀螺儀,花紋都應該是滿複雜的。
“第一次畫圖,流片,總要預演一下,練練手嘛!”
“今天的操作隻是練手?”郝雲麗也沒有多想。聽了同學的話。信以為真,心情也就輕鬆了下來。
成永興帶來的是一個懸臂梁式的壓力傳感器,方案很簡單,對工藝的要求也不高,很適合實驗室的現狀。作為入門級的練手之作,再適合不過了。
但從另一方麵來說,
這個懸臂梁式結構,雖然簡單,但在後世,也算是鼎鼎大名。
這種結構,就像一個萬金油,它的應用範圍極廣。這種結構,可以測量壓力,溫度,磁場,加速度等多種變量。
簡單的造型後麵,可以引申出來的論文,以百為單位,以千為單位!
“不過,這些圖案,有些奇怪啊,怎麼好像相同,但又有點不一樣?”女孩子的眼睛還是很尖的。
“我同時畫了幾種不同尺寸的造型出來。等做出來以後,實際測量一下,為之後的設計,打基礎。”
一般來說,圖紙裡的各種結構尺寸,都是設計人員精心設計的結果。各中應力變形,甚至可以在軟件裡模擬出來,隻要三維結構一形成,各種受力分布,變形預期,甚至電流強度,溫度分布,都一目了然。
在現在這個階段,關於半導體材料強度等材料及力學,相關指標,非常的少,這是第一方麵。第二個方麵,大量的力學,材料學的推導,在沒有計算機軟件輔助的情況下,變成了海量的計算工作量。
如果這些工作,全部手工完成,再給他一年,也未必有機會定稿。成永興既沒有那個能力去推導,也沒有那個耐心去翻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