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嗎,師姐你的速度不慢啊!”成永興接過了記錄本,仔細查看了一下。趙微微的字體十分的漂亮,就跟打印出來的效果差不多了。
“有沒有幾個樣品的橫向對比?這次來,主要是想了解不同尺寸樣品之間的性能參數對比,找出最佳的參數。下一次就沒有必要在一個造型上,浪費太多變種了。”
“這三個是效果最好的。”趙微微指著桌麵左側的三個樣品。“我就直接拿它們做實驗了。彆的數據,我沒有記。”
成永興拿起這三個樣品,記了一下它們的編號。回去查一下就知道它們對應的尺寸係數是什麼了。
“再測一下,找出最佳的那一個來。以後就以它為參照物來設計了。”
談到工作,兩個人都安靜了下來,一起動手。
“你們這不是做完了嗎?還需要做什麼?”身後傳來了馬銳的疑問。
“噢,實驗的目的還沒有達到呢,這隻是一個中間作品,打個前站。”趙微微替成永興解釋了一下。
————————
馬銳搖搖頭,走掉了,他是無法理解這個邏輯,什麼時候做項目這麼容易了?
這個世界最近發生了很多奇怪的變化。原本十分清靜的實驗室,現在各房間都亂糟糟得很。
每天,各房間總是一大堆人。
成永興帶了一個不好的頭,以前專業實驗室,主要是服務於研究生的。
現在本科生做實驗這個口子一開,而且是大一做主力!各年級的學生,於是紛紛發動自己的關係,找導師的找導師,找老鄉的找老鄉。
層次不同,水平不同的各個年級的學生充斥著實驗室。有被老師指派的,有被學長帶進來的。
不知道什麼時候專業會下決心整頓紀律,改變遊戲規則。
但各位老師都在忍,因為現在的風向就是鼓勵新思維,鼓勵學生創新。
————————
在邊緣學科的融合上,單一學科的專家往往會被習慣思維定勢給捆綁。
反而是新學生,初生牛犢不怕虎,什麼都敢想。雖然他們的想法隻是偶爾有用,大多數還是錯誤的多,但是加上成永興的這個大塊的分子一拉分,平均值就上去了。
成永興,右天給這個論調打了一個很好的基礎,其它學生隻要能夠保證有10的效率,這個勢頭就能維持住。
當然了,從曆史的角度看,新生的主意能有1有用就已經屬於超水平發揮了。沒有理論基礎的建議,都是白日做夢範圍的。
右天居然今天也在,他有篇論文還需要修改。
是時候把右天也撤出來了,否則他跟其它學生一樣,金身破了就不好玩了。
趁著天才的稱號還在,趕緊跳出越來越向理論深度挖掘的大坑。這個坑已經被大家挖得很深,水平不足的就不要在裡麵遊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