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架的時間,應該是1號。筆者也沒有經驗,也許會折騰一陣子也說不定。
上架之後的第一周,筆者會安排每天67千字左右的更新量。先跑跑,看看稿子的質量。
然後第二周,可能會降為每天45千左右的更新。這主要是取決於情節需要。
可能有讀者會問,那百多萬的草稿哪去了?
解釋一下。
本文的成書,前後曆時三年,寫了三個版本。最後這個第三版,就是當初上傳的這版。
第三版,全文12卷,150萬字。這是沒有錯的。
但是發文到了今天,實際上傳的已經是第四版了。
人都是在不斷進步的。筆者也是如此。
現在回頭看一年前的文字。甚至不用多,看第一卷,感覺就完全不同了
大家有興趣的回頭可以數一下,僅僅是第一卷,筆者刪掉了多少章節,重寫了多少。
筆者會儘量加速更新頻率,但估計做不到每天萬更,然後幾周內發完。
那樣的話,是對文字的不負責,也是對讀者的不負責。
————————
筆者不是一個專業作者。寫出來的文字,如果沒有兩周的沉澱期,後果不堪設想。
一般的文字,剛寫出來的前三天,自己去看,是怎麼看,怎麼好看。因為還沉浸在剛寫出文字的快感裡,這個時候,就連錯彆字,都是看不出來的。
沉澱一周以後再看,就有些批判的感覺。兩周以後,基本上,就有讀者看書的感覺。
所以,至少保留三周的存稿,是筆者保證質量的最低限度。如果一旦存稿低於這個存量,必然會出質量事故。
當然,本書有利的一點,就是以前的存稿,至少有七成還是可用狀態。所以,隻要花費跟其它書13的精力,即可保證同樣速度的更新。
至少短期看,幾周內,每天5千字左右,應該有保障。
按照這個速度,200天內,不會斷更。
這個數字,與全勤獎不想乾。因為全勤獎,有個奇怪的規定。那就是每次發文,必須是千字的倍數。
零頭不算。
筆者有些後悔,前麵把那些懷舊文,生活文都發得差不多了。接下來,想水,都不知道水啥。大家如果有些90年代的素材,歡迎線索。
後麵的東西,乾貨居多了。這種程度,乾脆想發多少字就發多少字。
900個字也發。不去管那個千字的破規定。
————————
談談劇情
第一,本文即將迎來故事流向的第一個大轉彎!
這也是本文的一個特色。
這就好像遊戲通關一樣,總要換一換任務,換一換地圖。
隻不過這個任務,換得有些大而已。這也是一種創新。
第二個,
談一下出國留學的事情。這個事情無關對錯,請大家平常心對待。
前期,在一些本章說,已經看到一些激烈的討論。所以提前安撫一下。
這裡隻說一個事實,中國的高新產業,it產業,差不多都是由留學歸國人員創建。即使是一些本地發展出來的企業,高管,海龜的比例也是不小。
當我們弱小的時候,不要閉關自鎖。強大了以後嘛,再說!
第三個,
稍微解釋一下本書的技術取向。
很多讀者反應,在前麵的技術節點,停留時間太短,沒有詳細展開。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主角就好像下跳棋,一個格,一個格的跳過去,每一個不會停留太長時間。
至於這本小說會跳多少個格,看看就知道了。
至少,所有的工科大類,差不多齊全。理科大類,儘量!
哈哈,吹牛了。
真正的原因是,這些都是冷門專業,講多了,晦澀難懂,還容易講錯。
講少了,還不如大家自行搜索。
如果哪位讀者大大,覺得不過癮,受到啟發或者看不過去,乾脆也自行開書,那不是多了一個選擇?
————————
真是喜歡寫感言啊!感覺停不下來的感覺。
另外,急需龍套名字。否則本文很快就會出現路人甲,路人乙了!給名字的時候,也請給個預警。例如,是否有名氣,出自哪本數。
下麵,讓我們開啟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