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在二三十年代,華夏很多人為了躲避戰亂,為了討生活,遠赴重洋,去到了歐美、澳洲等國家。
這也是為什麼,在歐美、澳洲幾乎每一個國家,全都有華夏的唐人街存在。
這些人遠在異國他鄉,從二三十年代出國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分離,這是與親人分離,與戀人分離,與自己的祖國分離!
“洋裝雖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華夏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華夏印…”
劉子夏演唱的聲音輕柔和緩、真摯深情,一個‘早已’一個‘烙’字,形象而又逼真的顯示了海外遊子對祖國,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儘管這首歌是單為海外遊子創作而成,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不管是現場的觀眾,還是電視機、直播前的觀眾們……全都感覺到有一股熱流,從心裡奔湧而出,慢慢席卷向全身。
這可能就是感動吧!
舞台上,演員們的穿著變了。
她們現在的著裝,變成了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流行穿著。
舞台正中央,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了波浪起伏的大海,男女舞蹈演員們隔海相望,那種望穿秋水、無限思念的情景,感動得人想要落淚。
“長江,長城,黃山,黃河
在我心中重千斤
無論何時,無論何地
心中一樣親…”
高潮總是在不經意間,唱到這裡的時候,歌曲旋律出現了較大的起伏,而劉子夏的情緒,也是逐漸高漲。
長江,長城,黃山,黃河……代表的是華夏,是祖國。
聽到這裡,觀眾們又有了不一樣的感慨。
原來這首歌不僅僅是唱給遠離祖國的華僑、華人們的,同時也是唱給所有華夏人的。
每一個華夏人,不論何時,身在何地,隻要想起祖國,心中都是一樣的親。
觀眾們想起了出國旅行的時候,隻要遇到華夏人,看到屬於華夏的東西,吃到華夏的美食……就會感覺特彆的親切。
這種親切出現得很有些莫名其妙,但就是親真真切切地出現了!
碩大的屏幕上,蜿蜒曲折的萬裡長城已經消失不見,再次出現在大屏幕上的,是高聳入雲的黃山、奔騰洶湧的黃河,以及大浪淘淘的長江!
“流在心裡的血
澎湃著中華的聲音
就算身在他鄉也改變不了
我的華夏心…”
副歌部分開始,同樣的曲調,不一樣的歌詞。
劉子夏將聲音放緩,對祖國的深厚感情進一步深化,將所有觀眾們的情緒都調動了起來。
在場的、電視機前的、直播間前的每一位觀眾,隻感覺血脈賁張,渾身的熱血都沸騰了起來!
是啊,我們都是華夏人,我們都擁有華夏心,我們為祖國歡喜,為祖國哭泣,也以祖國為榮,為了祖國一切都可以放下!
無論怎樣,也改變不了我們那顆愛國的心!
神情激動的觀眾們,臉色漸漸變得通紅。
當第一位觀眾‘噌’地一下站起身來之後,第二位、第三位……
整個央視1號金色演播大廳裡,幾乎中後排所有的男性觀眾們都站了起來。
他們麵色潮紅地看著舞台的方向,嘴唇下意識地跟著節奏,上下翕動了起來!
相比起女性觀眾們,男性觀眾似乎更加衝動!
倒不是說男性比女性更加愛國,而是此時此刻,唯有這種衝動的舉動,才能表達他們激蕩無比的心情!
“長江,長城,黃山,黃河
在我心中重千斤
無論何時,無論何地
心中一樣親…”
在觀眾席的,緊挨著舞台坐下的,都是為華夏做出過傑出貢獻的人!
在他們之中,就有很多位出生在異國他鄉,但是卻流著華夏血、有著華夏心、身係華夏魂的華僑、華人!
聽著這首歌,他們的感觸更深。
如果能重新選擇的話,他們不願離開華夏,更不會離開這個生他們、養他們的地方!
因為這裡有他們的親人,是他們的根……
縱使遠赴重洋,在異國他鄉討生活,他們也沒忘了自己是華夏人,也沒忘了身為華夏人的脊梁!
在外打拚,他們沒有親人幫助,隻有互不相識的華夏同胞們。
但就是再艱苦,他們也克服了重重困難,讓外國人不敢再輕瞧華夏人,讓華夏人能夠在外國人麵前昂首挺胸!
因為他們出身於一個偉大的民族,因為他們身後站著的,是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