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學認為“通天地,亙古今,無非一氣而已”,認為“氣”是天地萬物的根本,“理”是“氣”變化的條理秩序。
正所謂“初非彆有一物,依於氣而立,附於氣以行也”,氣學不同意理學聖人“理與氣是二物”的見解,認為“儘天地之間,無不是氣,即無不是理也”,“氣”是實體,而“理”是規律。
由此分成兩大個完全不同的派彆。
這位大祭酒便是氣學一派的大祭酒,以氣血的“太虛”概念為名,名為張太虛,出身吳州,素來與正一道交好。
雖說此張非彼張,但既是同姓又是同鄉,想要互相攀上點關係可太容易了。
所謂江南,吳州一直都是核心部分,且文風鼎盛,大魏朝時,號稱半朝進士閣老出自吳州,江南四大書院中有三個書院位於吳州。
嚴格來說,金陵府算是傳統意義上的江東。
正一道張家號稱南國第一家,素來與吳州本地儒門士人交好,正如太平道與齊州境內的儒門勢力關係密切。
…。。
當初廢天師叛亂,就把儒門勢力牽扯了進去,可見正一道與儒門的關係。唯獨全真道是個例外,幾乎與儒門沒
什麼交集。
張拘成與張太虛也不是今天才認識,關係比較密切。其實到了現在,三道之爭越來越激烈,不僅是齊玄素在早做準備,其他人也開始拉攏盟友。桌麵底下合縱連橫,暗流湧動。
這就好像老鴨子鳧水,表麵上安穩不動,水底下的兩隻腳蹼死命撥動。
什麼叫紅掌撥清波啊?
張拘成也不是單純祭拜,主要是借此機會把氣學大祭酒介紹給齊玄素。
張太虛自然知道齊玄素,走到今天這一步,“道門三秀”已經時過境遷,有人提出了“道門雙壁”的說法,既可以用來形容東華真人和清微真人,也可以用來形容齊玄素和李長歌,有人斷言,道門的過去掌握在三個人的手裡,道門的未來則掌握在這四個人的手裡。
彆說儒門的大祭酒,恐怕就連佛門高層和朝廷高層,甚至是聖廷高層,都知道齊玄素是何許人也。不僅知道齊玄素的存在,而且特彆重視,說不定要組織一幫人專門研究齊玄素的過往資料,以此來揣摩齊玄素的行事風格和真實想法。
齊玄素過去不知道張太虛,不過這次提前做了功課,雙方自然是相談甚歡。
張拘成態度的轉變極具重大意義,對於高門大戶而言,除非富可敵國,否則錢財隻是些浮財而已,沒有哪個大家族是窮死的,關鍵還是人脈關係,這才是真正的財富。張拘成跟齊玄素分享這些,這就是把齊玄素真正當
成了自家人。
這也算是一種投桃報李了。以後對付李家要靠齊玄素,齊玄素也很照顧張家人,不說彆的,張五月的事情還是能讓張家人心生好感的,彆管大宗小宗,涉及到老對頭李家,都得先一致對外,張李之爭多少年了,仿佛刻在骨子裡,已經近乎本能。
再加上李命煌的事情,張拘成沒理由藏著掖著。
在張拘成的牽線搭橋下,齊玄素結識了張太虛,以後怎麼加深關係,更進一步,那就是齊玄素的事情了。這就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最後張太虛先一步離開,隻剩下齊玄素和張拘成兩人。
兩人沒再繼續談公事,而是談了齊玄素和張月鹿的婚事。
雖然張拘成不是張月鹿的親爹,但他作為準族長,過問這些事情是合情合理的,在天師不過問的情況下,他就是最終拍板的人,張拘奇反而要聽他的。
齊玄素這邊就是他自己說了算,東華真人太忙沒時間管,七娘有時間卻懶得管。
得知齊玄素還沒有確定儐相人選之後,張拘成向齊玄素推薦了一個人——顏永真。
齊玄素半是婉拒半是玩笑道“當初青霄可是差點被她娘許配給顏明臣,這恐怕不大好吧?”
張拘成擺手道“顏家不僅與張家交好,而且與慈航真人的蘇家關係密切,在正一道中頗有分量,還是要團結的。而且顏永真與顏明臣不是一路人,正如李無垢、李天清都姓李,
你能說李無垢與李天清是一路人嗎?”
齊玄素這就懂了,略微思量,欣然答應下來,儐相就用顏永真。
張月鹿的儐相則用慈航真人那邊的人,也就是她的小師妹,蕭月如。
39314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