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再行刺殺之舉,隻會進一步刺激道門的情緒,進而起到反作用。
激進派們的缺點就在於這裡,一旦開始,就會逐漸走向失控。
既然大士和尊者們的意見達成統一,那麼他也無法可想,隻能執行命令。
當然了,大士們的想法不會這麼膚淺,他們認為襲擊張月鹿會把齊玄素從大雪山行宮這個烏龜殼中引出來,所以佛門醉翁之意不在酒,目標並非張月鹿,而是齊玄素。
這本質上是為了第一次挑動道門內鬥失敗的找補,成功擊殺齊玄素會有兩個可能的後果。一個結果是讓道門內部全麵達成一致對外的共識,佛門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另一個結果就是東華真人一派再也不能為了大局保持定力,成功挑動道門內鬥,佛門坐收漁利。
道門不會沒有考慮到這一點,在這種情況下,張月鹿還要冒險出行,就顯得很蹊蹺。張月鹿不是個傻大膽,也不是沒腦子,她這種有些反常的舉動,必然隱藏著某種意圖。
所以蕭和尚才認為這很可能是一個陷阱,張月鹿和齊玄素猜到了佛門的想法,決定兵行險著,將計就計,就算留不下蕭和尚,也能以此為契機挖出藏在道門內部的內鬼。
這件事本質上就像玩牌比大小。對手可能拿了一副小牌,隻是故意裝作信心十足,是在使詐,意圖偷雞。也有可能是真拿了一副大牌,卻故意示弱,想要誘導你跟牌。
我猜到了你可能這樣做。
你也猜到了我猜到了你可能這樣做。
層層套疊,最後無非是兩個選擇,敢或不敢。
所以蕭和尚明知道存在這種可能,仍舊選擇出手,他承認自己有賭的成分。
說到底,還是手底下見真章。
當然,玉京也可以派出支援,比如薑大真人、慈航真人,甚至是東華真人親自出手。
佛門方麵也有應對,首先是選擇伏擊的地點,靠近大雪山行宮而遠離玉京,死亡之海號稱兩個齊州大小,這是相當不短的距離。其次是佛門會在正麵戰場施加足夠的壓力,吸引玉京的注意力。
論整體實力,肯定是道門更強,可是道門的疆域太大了,人手分布在各地,佛門反而能在短時間內形成局部優勢。
以正麵戰場的壓力給蕭和尚打掩護,所以蕭和尚出手必然要快,又要準,更要狠。
蕭和尚來到預定伏擊地點,盤膝而坐,雙手合十,開始喃喃誦經。
風沙漫卷,很快便讓他也成了沙丘的一部分,隻能勉強看出一點人形輪廓。
這一次,張月鹿、林元妙、甲辰靈官三人並沒有乘坐飛舟,而是直接飛行,畢竟三人中修為最低的張月鹿都是造化階段,選擇自己飛反而比飛舟更快,隻是沒有飛舟那麼舒適,也不能在飛行途中處理公務。
佛門輩分悟元光性本,了然衍注興。
因為佛門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道門的盟友,所以佛道兩家的輩分大致可以對等,以玄聖對應元字輩,依次算下來,“合”字輩對應“然”字輩,“教”字輩對“衍”字輩,也就是道門的七代弟子。
不過佛門的輩分就比較混亂了,有些年輕人可能輩分很高,比如衍秀和尚。不像道門這邊把輩分定死了,沒有代師收徒,也不許隔代收徒。
蕭和尚就是“衍”字輩,與三儲君等人同輩,衍秀和尚與之相比,那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蕭和尚在天上,衍秀和尚在地下。
道門隻知道蕭和尚的輩分,卻沒人知道蕭和尚的法號是什麼,他很少與所謂的師兄弟接觸,甚至佛門之中也很少有人能夠見到蕭和尚,使得許多佛門弟子對蕭和尚的存在都半信半疑,認為這是個傳說中的人物。
從定位上來說,蕭和尚有點類似周夢遙、青丘山狐仙之流,修為高絕,又極為神秘,並不在正式序列之中。
傳說蕭和尚是佛門三位大士聯手教導出來的,算是三位大士共同的弟子。
蕭和尚的來曆也十分神奇,是某位佛門尊者在死亡之海的一處遺跡中發現的,當時的蕭和尚隻是個嬰孩,誰也不知道這樣一個嬰孩是怎麼存活下來的。
佛門尊者在蕭和尚的繈褓中發現了一塊玉佩,上書一個“蕭”字,這也是“蕭和尚”三個字的來曆。佛門尊者將他帶回了那爛陀寺,始終不能明確他的來曆,最終三位佛門大士在密談了幾個時辰之後,決定三人一起收他為弟子,將其培養為佛門的護法金剛。
正所謂金剛怒目,降伏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