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玄素不喜歡世家門閥,可他又不得不妥協。
姚家已經廢了一半,想要對抗李家,就得拉攏張家,要是把張家和李家全都得罪了,那他就坐不穩大掌教的位置,甚至不一定能保住性命,這是最大的現實。
不過道門的世家製度還沒有崩壞到大齊年間的程度。
從大沛末年開始一直延續到大齊年間的門閥製度,本質上是在不同階級的人與人之間建立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真正意義上的寒門無貴子,門閥子弟不需要任何能力的考核就可以成為官員。所謂五姓七望能讓宰相以娶五姓女為榮。
道門遠沒有到這個程度,不管什麼出身,必要的流程不能少。在同等能力下,世家子弟當然走得更快,走得更遠,這是世家的便利。可如果世家子弟真是個廢物,那也升不上去。
至於娶道門的“五姓女”,也就是:張、李、姚、秦,這的確是個榮幸,齊玄素就娶了“五姓女”張月鹿,也的確從中借力。可五代大掌教也好,其他寒門出身的道門高層也罷,倒也沒有非娶不可,能娶是好事,不能娶也就那樣。
大齊年間,門閥壟斷權力的主要辦法就是壟斷教育,通過抬高教育成本和門檻,逼得優秀人才不得不成為門閥的附庸。
可道門並沒有壟斷教育,仍舊給寒門和普通人大開方便之門——萬象道宮真正做到了有教無類,就連齊玄素這種孤兒都能進入萬象道宮接受教育,學有所成之後,就算沒有遇到七娘,沒有後來的機緣,憑他自身的努力,到老混個四品道士的待遇還是不成問題。
萬象道宮的要求隻有兩個,一是對道門忠誠,這涉及到政治審查製度,二是天賦和努力總得有一個,又沒天賦又不想努力,那也怨不得旁人不給機會。
齊玄素提拔萬象道宮出身之人,主觀上是培養自己的班底,擴大自己的基本盤,客觀上卻是起到了抑製世家的作用。
不過這些人如今多在中下層,更高層還是由世家們把持。
至於慈航真人是怎麼想的,其實也不複雜。
她正是從家族利益出發,做出了這個決定。
執掌紫微堂固然好,可前麵已經說過了,沒有大掌教的時候,紫微堂的確有很大自主權力,可有了大掌教,紫微堂更多時候就是貫徹落實大掌教的意誌。大掌教想用的人,你否定不了,大掌教不想用的人,你也推不上去,隻能在那些兩可之間的位置上做些文章。
再有就是,慈航真人終究是名不正言不順,沒有平章大真人執掌九堂的先例,慈航真人執掌紫微堂隻是暫時的,日後肯定要調整。
大掌教夫人到底能有多少權力,除了取決於大掌教夫人的基本盤之外,更取決於大掌教本人。大掌教樂意放權,大掌教夫人就權傾朝野,代行大掌教權力,大掌教不樂意放權,大掌教夫人就像個花瓶。
齊玄素當然樂意給張月鹿放權,不過齊玄素未必樂意給嶽母放權,這會使得慈航真人這位太夫人位置尷尬。不過也不至於靠邊站,多半是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從旁輔助張月鹿。換成是彆人,慈航真人肯定是不願意的,可張月鹿本就是自己的衣缽傳人,那就不得不輔助了。
所以在慈航真人看來,與其死死抓著權力不放,過期作廢,倒不如主動一些,提前做個交易,用紫微堂交換江南道府,把蘇元載調回江南道府,守住蘇家和慈航一脈的基本盤,也成全了一直想要更進一步的張拘成,各取所需。
蘇元載本身就是大道府的掌府真人,調到江南道府屬於調整而非提拔,就連公示都省了。
此舉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江南人守江南,類似當年的遼人守遼土,肯定會用心,也肯定要拚命,如今江南道府作為南北對峙的第一線,的確需要提振士氣。
問題在於江南是個好地方,防守有餘,對外進攻不足。
或者說江南沒有動力北伐,更願意在安樂窩中,看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再多便無所求。畢竟苦寒之地看到花花世界要心動,想要占為己有,並付諸於行,反過來花花世界看到苦寒之地,隻會嫌棄,便沒有這樣的動力。
要不怎麼說退居東南是偏安,沒有這麼好的物質條件,便沒有偏安的思想基礎。
在曆史上也多有例子,比如逍遙津八百破十萬等等。
還有就是地方實力派的問題。
中央無法動員足夠的人力物力,又要保持整體實力,或是對外施加武力,或是對內平叛,唯一的法子就是放權,讓地方實力派坐大,然後依靠拉攏手段和過去強大的慣性,使得這些地方實力派在中央還穩定時對中央保持一定的忌憚,雙方合作。
但這種行為太可怕了,一個操作不好導致製衡失敗便是天下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