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領袖,最關鍵的是什麼?
是用人。
所謂辦大事的第一要義是用人,自然要用有能力的優秀人才。
這就不免造成一個問題,這些優秀人才憑什麼要聽你的?
如果是太平世道,還能依靠著製度、規矩的強大慣性做到這一點。可在亂世,製度和規矩被打破,還能依靠什麼?
靠著自己的能力?
文人相輕是常態。
所謂領袖氣質、人格魅力、無雙辯才、超凡武力?
這些的確有意義,卻不是關鍵。
其實說白了,就是能帶領大夥兒從一個勝利走向下一個勝利,大夥兒自然服氣你。
怎麼帶領大家走向勝利?需要優秀的判斷力。
判斷力是什麼?是既能聽取建議,也能力排眾議。
從手下無數建議中選出正確答案。
血的事實總能證明你是正確的,那些驕兵悍將自然要服氣。
於是便能從絕境中換取不可動搖的地位。
沒有誰是一開始就服氣的,所謂的領袖氣質、人格魅力、王霸之氣也隻是些錦上添花的玩意兒,真正的優秀人才不會因為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納頭就拜。
是要經過無數血與火的驗證才能死心塌地。
畢竟是提著腦袋乾大事,這個科,那個科,最終勝利是正經科,少死人是正經科。
如果不能贏,那麼人品再好,道德再高,也是無用。
若有這樣的判斷力,既能用人識人,又能服人,那麼在大量經驗的曆練下,便能化腐朽為神奇,一縣之才足以治天下。
齊玄素當然沒有那麼大的本事,但他有一個優勢,那就是製度和規矩的慣性還未徹底消退,雖然大不如從前,但的確存在,他擁有天然的道德和法理優勢。其次,他也在慢慢嘗試這些。
這次他冒著風險做出判斷,認為秦李聯盟會將進攻重心放在江南道府,其實很多人都不讚同,也提出了其他意見。
現在結果證明齊玄素是對的,這無疑就是判斷力的體現,進一步加強了齊玄素的權威。
如果齊玄素能順利拿下地肺山,證明他一手製定的方略沒有問題,那麼原本隻是迫於形勢承認齊玄素大掌教地位其實內心不怎麼服氣的各路真人們便會逐漸真正認可齊玄素。
待到齊玄素順利拿下北方的秦李聯盟,再造道門,那麼就不僅僅是認可了,而是擁護,而且不同於單純靠大掌教身份得來的權威,這種建立在血與火中的權威,是極難動搖的,這樣的齊玄素才是真正掌握了實權,方能推行他設想中的金闕改製,以及整頓地方道府。
所以齊玄素一步也不能失誤。
江南正式開打,說句不好聽的,齊玄素已經儘到了自己的職責,明確了戰略方向,確定了由天師坐鎮江南道府,“三十三天”全麵支持,要錢給錢,要人給人,最後結果如何就不受齊玄素的左右了,要看天師這位一線負責人打得怎麼樣。
齊玄素要做的就是儘快拿下地肺山,解放道門主力,使其能儘快回師支援。
現在地肺山大陣已經被攻破一角,勸降策反的玉簡也發了出去,隻剩下等待結果。
齊玄素取出頗有紀念意義的七娘二手懷表,象征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地看了一眼時間,吩咐道:“傳令下去,從現在開始計時,隻等一個時辰,時間一到,無論策反是否見效,都要發動全麵進攻。”
顏永真領命而去。
時間一點一點流逝,不過炮火並沒有停,隻是從全麵齊射變為輪番炮擊,一直維持著那個勉強打出來的缺口。
齊玄素沒有說話,隻是遙望地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