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婆娘有點凶!
古代的人,常常將忠孝二字放在心上,不敢忘記要去實踐它。
現在的人,雖不如古人那麼敬謹,卻也對他人忠孝的行為,能毫不吝惜地加以稱道,時常去提倡它。
這又要何等的抱負和度量才能實行?
年關將至,袁熙打算聽從甄宓的建議,準許伺候孩子們的奶媽回冀州跟他們的家人團聚。
豈料,奶媽們都委婉的謝絕了。
袁熙不曉得她們舍不得兩個孩子?還有家裡令有隱情?
至少,袁熙是這麼認為的古代人的想法,遠比現代人單純。
於是,做了一個善意的決定。派了人前往冀州,打算接她們的全家老小帶到幽州定居,讓她們和家人免除掉異地生活的困苦。
然而經過一番的努力後,冀州那邊傳回來的消息是,她們的家人在冀州消失了蹤跡,好像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
這件事情,令袁熙很是不解。
最終決定,加大人手,徹查到底。
……
公元200年初。
剛過完年關,刺史府。
甄宓抱琴緩緩而來,碧綠色的長琴穗緊貼著如藕一般的玉璧;白衣勝雪,長裙擺地,倒有幾分仙子的味道。
三千青絲如瀑瀉下,頷首屈膝,甄宓微啟“宓兒獻醜了。”
入座,散發著古典氣息的瑤琴垂著琴穗,素手撥弦,七根弦在芊芊玉手下愈發的靈活,竟好似有生命了一般!
古琴緩緩泄出美妙的音符,時而似流水,時而有似春風,當激昂、柔和融入到一起,在彆人手裡好似是一對敵人,而在她手裡,更似一對鴛鴦,天生一對!
當袁熙還在回味時,一曲已畢。
袁熙鼓掌片刻正欲起身,此時彆駕韓珩從廳外走了進來。
甄宓欠身行了一禮,便適宜地退了出去。
彆駕韓珩輕輕的走到了袁熙身邊,小聲耳語道“公子,事情已經查實了。”
袁熙疑問道“子佩說的是?”
彆駕韓珩耐心的解釋道“公子,兩個奶媽的事?”
袁熙明白了過來,想起之前派人調查此事,於是道“噢,具體什麼情況?”
“她們的家人現已被劉夫人看管了起來,聽說是……”彆駕韓珩支支吾吾道。
袁熙有一種不祥的預感道“子佩,是什麼?但說無妨,不要遮遮掩掩……”
彆駕韓珩道“公子,聽說跟吳夫人……有關?”
袁熙內心一沉“我老婆?”
“繼續說下去……”袁熙再次說道。
“探子從劉夫人貼身侍女那裡得知,吳夫人還健在的時候,三公子和吳夫人的舉止有一陣鬨得沸沸揚揚……至於吳夫人的死……”
袁熙聽後,大為震驚“……”
“往下說……”袁熙於是忍住怒氣道。
彆駕韓珩接著說道“吳夫人產子之時,劉夫人曾示意郎中袖手旁觀,或許……”
袁熙再次確認到“子佩,侍女的話,有可信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