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強飛行員!
95摧枯拉朽
六架戰機小心翼翼地在狹窄的山穀裡左衝右突。
速度還是很快的,空速表上的數據基本都是三百左右,這個速度跟f1賽車差不多了。
其實殲十的低空低速性能還是非常好的,網絡上曾有網友計算,說殲十的失速極限速度是145公裡小時。
這個數字是極其震撼的,它遠低於已知第三代戰鬥機的失速極限。
大多數戰機在速度低於250左右就會陷入失速的災難中,但殲十能在145時依然保持正常,這可不得了。
當然了,這隻是網友的推算,真實的數據是嚴格保密的,陳飛他們自然知道,但知道了也不能說,這是軍事機密。
300左右的速度在高空中當然不算什麼,但在山穀裡飛行,還是很快了,所以,神龍中隊的六個飛行員全都屏息凝神,集中了全部的精力,就連最愛吹牛逼的黃海軍也抿緊了嘴唇,一言不發。
轟——轟——轟——
一架又一架戰機呼嘯著飛了過去。
陳飛在最前開路。
其實相關的地麵模擬飛行他之前已經和大家一起討論過多次了,哪兒要怎麼飛,哪兒要飛多大的速度,多大的高度,大家都有計算,相關的攻擊航線,他們每一個人都親自做過,隨後又和電腦繪製的攻擊航線一一進行了比對,從中找到了最優解,此時他們的攻擊航線就是最優的航線。
不過現實和計算之間總是會有差距的,尤其是氣象條件瞬息萬變的情況下,所以陳飛衝在最前有探路的意義。
六架戰機全力以赴地朝一號場站飛了過去。
陳飛警惕地關注著四周。
雖然每一個航線上的地理數據他都嫻熟於心了,但他還是不敢大意,眼神如雷達一樣一刻不停地掃描著。
前麵是一個山包。
他微微拉杆,讓飛機以十五度的角度向上爬升。
在之前的計算中,這個角度爬升上去是最合適的,既不會擦碰到山包,但也不至於高度拉得太大從而降低了速度。
隻是,陳飛的飛機剛剛到坡底之際,也就是他才剛剛要拉杆之時,一陣氣流忽然衝了下來,飛機被壓得猛地向下一顫。
陳飛反應十分及時,立即推油門杆並加大拉杆幅度。
戰機微微顛簸了一下,隨後擦著山包頂端飛了出去,兩者之間,最近之時隻有十米的距離。
安全地飛過了山包,陳飛這才鬆了一口氣,他立即用無線電道“注意,xx號山穀氣流強勁,拉杆時要增加幅度,爬升角度至少30!”
“銀龍收到,xx號山穀氣流強勁,爬升角度至少30,完畢!”
“黑龍收到,xx號山穀氣流強勁,爬升角度至少30,完畢!”
“白龍收到,xx號山穀氣流強勁,爬升角度至少30,完畢!”
大家急忙回應。
即將達到一號場站之際,陳飛把油門杆往回收了收,把速度降了下來,同時向右微微壓杆,把飛機朝右邊飛了過去一些,隨後,他用無線電道“黑龍,到你開路了!”
“黑龍明白!”
李成駕駛他的戰機很快衝到了前麵。
他的機腹下麵掛著電子吊艙,可用於搜索地麵雷達和對地麵雷達進行乾擾和欺騙。
大家很快就要進入一號場站的勢力範圍了,不出意外,一號場站此時肯定讓雷達開足了馬力對他們進入的這個位置進行掃描。
而且,為了以防萬一,甚至有可能會安排補盲雷達。
這一次任務大家能不能突襲成功,關鍵的關鍵就看電磁欺騙能不能成功。
李成喜歡鼓搗電子設備,對電磁學很有研究和心得,而且他也主動請纓,說是他想負責電磁乾擾方麵的工作,因此,陳飛就把電子吊艙給了他。
這家夥本來就精通電磁方麵的事情,再加上他的性格又陰險陰險的,讓他搞電磁乾擾方麵的工作最是合適了。
陳飛讓開一點兒位置,很快,李成就駕駛著他的戰機飛到了前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