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陸知章複雜的眼神,顯然他的心情也有些不好了。
牛紅章跟李野意見不同,但終究是一個鍋裡吃飯的,如果真是他,那這個事情可就嚴重了。
“是不是他,咱們試試就知道了。”
李野笑了笑,然後拿起鋼筆在紙上寫下了幾個價格:“咱們新車上市就按這個價格賣,誰反對的最激烈,誰就是心裡有鬼。”
陸知章拿過李野寫的價格,一看之後震驚的道:“李野,你這是清倉大甩賣嗎?”
李野當初給牛紅章報的價格,是二十五萬到二十八萬不等,但是現在他寫的價格,最高的才十九萬八,一下子降低了差不多十萬。
一輛車降低十萬,彆說牛紅章了,就是陸知章也接受不了。
這十萬塊錢可是純利潤啊!就現在一分廠核算的價格,賣這個價說不定都得賠錢。
但是李野卻淡笑著道:“老陸,既然人家出招了,那咱們就不能慫,我早就找人算過了,這個價格隻要銷量上去了,利潤還是很可觀的。”
陸知章砸吧砸吧嘴,很糾結的道:“但我覺得再貴上五萬塊也很好賣啊!用不著這麼狠吧?”
“嗬~”
李野輕笑一聲道:“老陸,商業競爭是很殘酷的,你不夠狠,就成不了領頭羊。”
李野不知道二十二三萬也可以賣出去嗎?但他就是要一刀砍到極限。
在八九十年代,內地湧現出了那麼多的汽車品牌,有很多都是仿豐田、仿海獅或者仿造的其他國際品牌,為什麼都沒有活下來?
他們也不是不懂營銷,就比如請本山大叔代言的鬆遼汽車,就早早的利用了明星效應。
但製造業,規模效應才是大殺器。
為什麼後世的種花人在研究出盾構機等高技術含量的產品之後,不以外商價格的九成出售而是以一成價格出售?
因為你降一點,對方也降一點,
對方有品牌優勢,你的貨就賣不出去。
你一看不行,就再降一點,然後對方再降一點,持續循環個幾次之後,人家就不會再跟著你降價了。
因為你的價格連續降,市場已經不信任你家的貨了,老客戶覺得買你家的東西太坑人,
今年買了,明年虧一波,後年再虧一波,這市場行情很快就崩掉了。
對方隻要穩住價格,憑借多年的口碑,反而會受到市場的追捧。
所以隻要能控製自己的成本,那麼打價格戰的時候,就是一步到位最能擊潰敵人。
在九十年代的時候,一輛純進口的豐田海獅售價是41萬,搭配豐田4Y發動機的型號落地接近二十萬,而搭配新晨491QE發動機的12座標準型落地大概15~16萬。
但是現在奉天那邊的國產率低的驚人,報價底線必然高於二十萬,所以李野喊出十九萬八的價格之後,對方根本沒辦法接招。
而一分廠的零部件除了少部分是進口件,都是這幾年文樂渝一直控股的單位在研發,可以用最低的利潤保證供應,直到占領市場獲得領先地位的那一天。
如果總抱著那仨瓜倆棗的利潤不放,折騰幾年還是幾千輛、幾萬輛的產量,到最後才會被那些合資品牌給擠死呢!
趁著現在內地的用戶包容度夠高,趕緊砸出產量來才是王道,要不然等到大家都開始挑剔的時候,你產品差一丁點兒,用戶也是不買賬的。
等到有了產量之後,才算有了拚技術的基礎和資格,根據市場反饋精修產品,精益求精沒有止境,才是唯一的成功之路。
如果隻拚價格,那也隻是一條腿走路,人家一個絆子,你就摔到泥水裡爬不起來了。
“老陸,今天我們就把價格公布出去,接受所有經銷商的預定,另外你動用一下總廠那邊的人脈,注意觀察老牛的反應.攘外必先安內”
“.”
陸知章看著李野愣了幾秒鐘,然後忽然說道:“你今天想看老牛的反應怕是不好辦了,他還在日光城沒回來呢!”
李野一愣,奇怪的說道:“這不對呀!這都多少天了,那些住院的烈士親屬早就該痊愈了吧?”
陸知章哭笑不得的道:“是,老牛照顧的病人是痊愈了,但是老牛感冒住院了.”
“.”
“哈哈哈哈~”
李野憋了好久,最後還是幸災樂禍的笑了起來。
他現在還記得跟牛紅章在山南吵架時候的場景,牛紅章說“不就是一個感冒嗎?有什麼大不了的?真是嬌貴”
但是現在呢?
有本事你彆把感冒當成病啊!
你住院乾什麼?吃個大青葉不就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