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旬的時候,李野和陸知章帶著一分廠的幾名專業人員,開始考察跟一分廠“有合並意向”的單位。
第一家,是位於京城西邊的第八機械廠。
按照對方提供的資料來說,第八機械廠有一千多現有職工,多年來給多家製造企業提供零配件的配套服務,其中包括京汽摩、吉省汽車廠等知名單位,機械加工能力非常出眾。
但是一家能力非常出眾的企業,怎麼淪落到要跟人合並的地步呢?
彆給我說什麼市場不好,你就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非常出眾”,踏馬的什麼叫“非常出眾”。
所以這耐人尋味的內情,就需要李野等人自己來探查了。
因為距離不是特彆遠,所以一分廠跟對方約好的早上十點過去,但是李野有意無意的提前了一點,九點四十就到了。
不過當李野等人遠遠的看見第八機械廠大門的時候,發現“歡迎參觀”的大紅橫幅已經掛了起來,而且門口也有迎接的人員。
李野奇怪的道:“呦,咱們這是走漏消息了嗎?”
陸知章搖搖頭道:“應該不是,他們或許是派了人在我們廠門口蹲點,或者就是乾脆提前到門口迎接了,我在總廠當主任的時候也這麼乾.”
李野想起輕汽公司幾次迎接部委參觀的場麵,忍不住的笑道:“那人家是把我們當領導給對待了呀?太鄭重了吧?”
陸知章笑了笑道:“李野,我知道你討厭這些形式主義,但這是多年傳下來的老傳統,你也不能對他們太過苛刻.”
“沒有沒有,真沒有,”
李野趕忙否認道:“咱們一分廠不搞形式主義,一是因為咱們有實力、有底氣,二是因為咱們廠現在還處於悶頭發展的階段,
等再過些日子,咱倆還要真的討論討論,把接待方麵的工作給重視起來.”
陸知章詫異的看了看李野,好笑的道:“你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我還以為你不搞那些虛的呢!”
“唉~,虛虛實實,又怎麼能說得清呢?”
李野上輩子當牛馬的時候,確實很討厭類似的虛頭巴腦,但是當慢慢的走上管理崗位之後,對於很多事情的看法卻有了一些改變。
就比如一分廠能發展到現在,固然有李野“重視技術”“充足資金”的功勞,但也離不開陸知章跟各方各麵之間的“公關”工作。
彆管你承認不承認,隻要在這顆星球上搞企業,生產之外的消耗到哪裡都少不了。
幾十年後的華威公司夠牛氣吧?要技術有技術要規模有規模,但它們公司的接待工作水平絕對是超一流的。
上到國家級賓客,下到普通合作商,去到華威公司之後,都能在不違規的前提之下,得到舒適、愉悅、細致的接待,讓你體會到什麼是“備受尊重”的感覺。
說得難聽一點,就在這方麵的耗費,比什麼某大歌舞團可多得多了,
養一個跳舞的才花多少錢?就華威接待部的前台小姐姐,都不是什麼庸脂俗粉,餐廳裡彈古箏的更不是一個檔次。
那你能說他們是鋪張浪費嗎?
可是公司的掌舵人任老先生,是有名的摳搜,彆人都坐虎頭奔的時候,他的座駕是一輛破桑塔納。
但是有句話說的好——存在即合理。
既然這個現象存在,就有它必然的道理。
接待水平的高低,看似隻是吃吃喝喝推杯換盞,但是做到華威公司這種地步,不但要有驚人的金錢支持,還要有強大的管理組織能力。
少了其中一樣,你都玩不起來。
而後者,比前者更難得。
李野以前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對於所謂的“組織能力”沒有直觀的理解,
但是這幾年在一分廠摸爬滾打,各種焦頭爛額的事情不知道經曆了多少,要不是有陸知章這個老油條在一邊給他托底,早就鬨了笑話了。
一分廠是幾百人的時候,有幾百人的困難,等李野剛剛遊刃有餘之後,一分廠又到了幾千人了,又會麵對各種新的問題等著你解決,你解決不好,就會出現各種不良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