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中旬的時候,京城連續下了兩天大雪,氣溫驟然下降了十度還多。
但是第八機械廠上千工人的心裡,卻感覺無比的火熱,以至於刮在臉上如刀一般的寒風,都不覺得什麼了。
因為他們跟輕汽公司一分廠的合並,已經到了最後階段,一分廠的乾部和技術人員,已經開始進駐第八機械廠,新的生產標準也下發到了職工手中,
雙方都在緊鑼密鼓加快速度,希望趕在新年到來之前“開業剪彩”,也算是給上麵交出一份可圈可點的年度報告。
而對於普通的工人來說,什麼成績不成績的他們不關注,他們隻關注跟自己切身利益有關的實際好處,
而根據小道消息透露,一分廠已經提供了一筆資金,如果能在十二月底之前完成合並,廠裡就很可能會給所有工人發一筆“年終獎金”,額度不低於一個月的工資。
乖乖,這都多久沒見過獎金的麵兒了?你要跟我們說這個,那大家可都不困了。
所以在種種“利好消息”的刺激之下,兩個單位的合並進行的非常順利,就是李野最擔心的那些冗餘管理人員,也沒鬨出多大的幺蛾子來。
因為孔廠長很有手腕,上來就拿著一分廠當“惡人”,給他們指出了兩條路——要麼以乾代工,要麼留守處理。
以乾代工很好理解,就是以工帶乾的反向操作,讓這些乾部身份的人,去工人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說實話,當初跟孔廠長議定這個方案的時候,他是有些思想準備的,
畢竟以工帶乾是把工人從體力勞動崗位,提升到腦力勞動崗位,身心獲得雙重的愉悅,而反向操作.強烈的心理落差感可想而知。
但是當孔廠長公布方案之後,絕大部分冗餘人員卻都願意接受這種決定,哪怕是從一張報紙一杯茶的辦公室換到一身汗水一身油的車間操作工,也沒有多少怨言。
而孔廠長一語道破了其中的原因。
“連續幾年的苦日子,已經讓他們沒有那麼多毛病了,再說一分廠的工資要高一大截,誰還跟錢過不去呀?
看看彆的單位,很多人晚上已經去擺攤打零工了,現在兩家單位合並,他們要是還抻著臉麵放不下身段,過了這村怕是沒這個店嘍!”
“.”
“唉~”
李野輕輕的歎了口氣,想起了幾十年後的那段經濟下行時期,
年薪幾十萬的“經理”“主管”風光不再之後,不得不去跑外賣開網約車,
985本碩,也為了一份周末雙休月入過萬的工作到處求職,心理上的落差肯定避免不了,但是為了生活,也不得不暫時跟自己的夢想妥協。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先解決當下,再期待未來!】
基於這種思想,第八機械廠的絕大部分人都接受了新的工作安排,極少數不願意紆尊降貴的人,則接受了孔廠長畫出來的大餅。
“咱們這個留守部門,由新單位發放工資,另外還有一些門麵和其他資產的收益,也會納入到職工福利中來,折算下來待遇也相當不錯.”
“工資能保證發放嗎?”
“當然,這是在部裡領導麵前保證過的,上麵有專門的人監督.”
“那我選擇留守,我做了一輩子的文字工作,哪裡還會操機床、刷油漆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