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她倒也沒多想她在宮裡高府往來行走這些年,也多少認得幾個同鄉。就算沒腰牌,尋個借口請幾個宮裡的花娘出來吃茶總是不難——隻是宮城路遠,不坐車,就得騎馬。(注3
於是,她就轉頭去馬廄尋馬。然而剛到馬廄外,花蕊又皺起了眉,整個馬廄中竟靜不見馬鳴之聲——這有什麼可奇怪的呢?或許有人會問。
其實,這高士廉愛馬之名朝中人儘皆知。所以高府馬廄裡名馬貴駒向來是“馬滿為患”。鮮於氏也每每因為這馬廄一擴再擴與高士廉吵鬨——無奈高士廉一生節儉,且愛妻如命事事奉從。唯獨這愛馬一事怎麼罵都改不了。所以鮮於氏吵吵,也就罷了。
總之現在高府彆苑中的馬廄裡,加上人家送的、高士廉自己收的,如今至少有三十多匹良馬常駐於這其中。往常,離著兩道院子就能聽見馬廄裡馬兒的嘶鳴聲。
可今天都走到馬廄門口了,花蕊卻連一聲叫喚都不得見聽。隻聽見幾個小廝在那裡吹屁打哈的聲音。
滿心疑惑的花蕊停下腳步,仔細聽了一下,隻聞一個聲音粗豪的男聲問“小周兒,怎麼今天大公子這麼疼愛寶貝們兒呢?
平日彆說是讓馬兒們全去河邊撒歡洗澡。就是去校場跑一跑,他都是一匹一匹放出去的——生怕被哪家公子看上了強要似的。”
“大公子下令咱聽著就是,問那麼多做什麼!”一個孩童氣未脫的稚嫩聲音立刻訓斥,言語間很有幾分小管家的威嚴。
花蕊眉皺愈緊,快步走進馬廄果然,一眼望去,整個馬廄一匹馬都不見。
那些原本正打雜吹閒屁的小廝們一見花蕊,立刻一哄而散,看樣子隻恨爹娘少生兩條腿——一個年紀小跑得急的,一不小心摔了個嘴啃泥。
見這情形,花蕊氣得叉腰大喊“可都是見活菩薩了麼?一個兩個的,跑這麼快做什麼!”她邊兒說,邊兒上前拎起那個摔倒在地,比自己小了兩三歲的少年,厲聲斥問“小周兒!你說,怎麼回事?”
被她拎起來的,正是負責管理馬廄的侍馬小童小周兒。他見平素溫柔可親的花蕊突然這樣發火,不由嚇得一機靈。
於是立刻縮著脖子喪著臉,一副要哭要哭的模樣“花蕊姐姐……花蕊姐姐饒了小周兒吧——周兒什麼都不知道。真的什麼都不知道……”
眼瞅著這小子快哭出來了,花蕊也不好意思再衝他吼。再看看左右,發現一群小廝全嚇得躲在廊邊廡後,一個都不敢往前湊。
心知此事有異的花蕊轉了轉眼睛,突然想起長孫慈以前使過的一個點子。於是,她依葫蘆畫瓢兒,模仿長孫慈的模樣低聲問小周兒
“我且問你,今天是不是有人跟你說不讓你跟我說話了?
要有,你就搖頭;要沒有,你就點頭。
如何?”
小周兒先是一怔,接著眼珠子滴溜一轉,立刻一臉感激地對著花蕊拚命點頭。但點沒兩下,他又反應過來,再次用力搖頭——
因為搖得太過用力,連花蕊都聽得見他那小頸骨響起一陣“咯咯嚓嚓”的聲音。
花蕊實在怕他再把小頸子扭斷了。於是連忙喝止他繼續問“那人可是府裡的人?”
小周兒剛想點頭,又立刻改成拚命搖頭——許是害怕花蕊看不懂吧,他還拿眼珠子拚命給花蕊使眼色,圓溜溜一雙大眼珠子幾乎要跳出眼眶來。
花蕊倒也於心不忍,於是就小聲再問
“好,我不難為你,也不告訴彆人,你跟我說的這些——不過你先告訴我,這人是不是說讓你攔著我出去,不讓我出去辦事的?”
“姐姐怎麼知……”被她嚇了一跳的小周兒脫口幾個字,但立刻反應過來捂緊了嘴。
不過花蕊也不用再問了,看看一臉驚慌的小周兒,她歎著氣鬆了手。然後轉身走出早已空空一片的馬廄。
注1耶耶,隋唐時期對父親的稱謂,音為“夾夾“,意為爸爸。一般隻有未及笄和未成年的小孩子才會這樣稱呼長輩,當然也有特例……後期會說。據《資治通鑒》記載,李世民本人曾在寫給愛子李治的書信裡,用了這個稱呼。
注2這裡的公文,準確地應該叫做邸報。類似於今天的《xx消息》或者是《某某日報》一樣的存在。屬於是官方通報國家政事的一種公文形式。《資治通鑒》有記載,不再詳說。
注3第一,關於這裡的花娘,指的是後宮專門負責采摘花朵供給後宮妃嬪們用來梳妝打扮的下等宮女們。她們的工作除了采摘用來裝飾頭發的新鮮花朵外,也會在日常製作紗花,以便在深秋暮冬時節無花可采時,供給宮中妃嬪使用。這一職業由來已久,上至《起居注》和《冊府元龜》等宮廷生活記載,下至唐時傳奇小說,多有所現。隻是大家稱呼不統一。這裡就用“花娘”來代替了。
第二,關於花蕊為何能夠輕易進宮的理由。隋唐時期的士大夫階層本身屬於皇家分延出來的血脈,跟皇家大多數關係較近,家裡的女子入宮者也較多。所以為了方便他們進宮探視。女眷隻要有令牌,出入宮中某些並非禁地的所在,比如下等宮人居住的使役所是不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