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文德傳!
任何一個行業中,都存在敗類。古玩也不例外。
而且因為利益巨大,古玩行裡的敗類還特彆多。
這矮個禿頂男,就是這塊兒地方的古玩圈兒收藏圈兒裡,雙出名的頭號老賴子。
名叫李得寶,人送外號“尖破鼓”。
有人問了,為什麼叫這麼個稀奇古怪的外號?
話還得從李得寶的老父親說起。
李家老爺子祖父是個清末舉人,家裡條件相當富庶,所以自然也就有了收藏古玩的愛好。到李老爺子父親這一代雖然家道沒落,卻還是古玩圈子裡的名家。
而他玩兒的,就是這各式民間樂器和鳥食罐兩大類。
近年來鑒寶類節目很多,相信大家應該多少了解這鳥食罐一類的古玩了。
從清末民初時期,這類藏品開始興發後,市場就是一路上漲沒降下來過。
小小一堂四罐一抹的鳥食罐,做工精美年代久遠的甚至能在北京春拍上,拍到近百萬的價格。
這樣的好東西,這李老爺子的父親當然也有收藏,不過多數都是些珍品。
唯有一堂,卻是連曾經在北京某大拍賣行的春季私人收藏拍賣會上,以一百三十七萬成交的那堂道光年間的翡翠玉罐也難往項背的稀世極品。
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康熙帝下旨命造辦處督製稚子戲(小孩子用具的雅稱)青花一套,做為給眾孫子之一,雍親王世子——也就是後來帝號乾隆的小弘曆的生辰禮。
這套青花,其實就是一堂四罐一抹的七寶如意薄胎鳥食罐,一對荷葉邊瓜棱的螭龍穿雲紋漿胎投壺,一尊麒麟吐珠滴水流玉的青花釉裡紅子母盆三組器具。
這套青花由康熙點名的頂級名匠親自設計圖形,並交由康熙帝親自過目加以修改後,方才交由景德鎮官窯燒造。所以又有個外號叫“慈龍三器”。
取的就是康熙帝身為真龍天子,一代名君。有治理天下時的威嚴尊貴,也有疼愛孫子,慈祥可親一麵的意思。
可惜,這套在乾隆臨終前,都再三斟酌,最後終究不舍帶下陵寢,而是下令封存圓明圓,被後代清帝們視為愛新覺羅傳家寶的青花極品,卻在八國聯軍入侵時,因為內務府疏忽,竟然被一名英國貴族軍官給攫奪到歐洲,並做為禮物進獻給當時的英國女王維多利亞。
維多利亞相當喜歡這套青花器,尤其是其中的那堂鳥食罐,據說自從得到這組青花器之後,那堂鳥食罐,就沒有離開過她左右三步遠的地方。
維多利亞死後留下遺言,將鳥食罐留給自己最珍愛的小女兒貝阿特麗斯公主。
這位短命的公主在婚後生下一女便因血友病死亡。鳥食罐便就此在西班牙皇室成員間輾轉流傳。
最後,被一位非常喜歡中國瓷器的皇室遠親收藏。
李老爺子就是在這位皇室遠親處,得到了與這鳥食罐生緣的契機。
於是他找機會越了獄,並帶著剛新婚不久,因為書香世家的妻子逃往香港。
剛到香港,李老爺子就在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下,救了那位西班牙皇室遠親的獨生子和妻兒一家三條性命。
因為感激,這位遠親就允諾李老爺子可以在自己的珍藏品中挑一件做為謝禮。
世代玩兒這東西的李老爺子一眼就相中了這件被那個不懂裝懂的皇親,拿來當燭插用的珍品,並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這國寶帶回中國。
幸好,那個皇親真的隻是個葉公好龍的家夥,收藏隻是一味求大求豔,居然把這堂堪稱極品的鳥食罐當成件沒什麼價值的小東西,很慷慨地就送給他。
得了寶貝,歡喜之下回家,又被告知妻子已經懷孕,李老爺子立刻就給孩子取名得寶,並說無論男女,這寶貝都要交給孩子。
因為他隻怕在有生之年,回不得家了。
不過很快,那位皇親就從某個多嘴的華人幫辦處得知,他當玩藝兒送出去的東西,竟然是件經曆了中英數位名帝之手的傳世之寶。
於是立刻反悔,上門許以重金要索回。
幸好,李老爺子是個很聰明的人。得寶之後就想到了對方背信棄義的可能。
所以得到寶貝的當天晚上,就把它藏進家傳的一麵牛皮鼓裡。
他告訴那位皇親,東西已經賣給某位英國富商,換成做生意的本錢了。
西班牙皇親當然不信,於是找到自己熟識的警察局高官,找個借口當著李氏夫妻的麵,把李家搜了個遍。
最後到底沒找到這堂鳥食罐。
一氣之下,西班牙皇親夥同那個高官向大陸方麵告發李家是逃民,並將其遣送回大陸。
回國後,李氏夫妻立刻就被抓起關押了,那隻鼓也被沒收,成了上街流行時的警鼓。隻是因為一直聲音發悶,所以用了幾次之後,就被扔進村革委會的角落裡吃灰去了。
另外一方麵,因為李氏夫妻平時人品不錯,當年要發放的事情,當地革委會內部就有異議。加上他態度誠誠懇懇,李妻又已懷胎數月。
最主要還是當時,已經發生了一些質的改變。人人無心。
所以他們這次沒受到什麼折磨,隻是跟那些臭老九們一起做苦力,住牛棚。
在這期間,李老爺子借口說要為村裡出力,把那口鼓要了回來,每天早上就抱著鼓,在村裡打晨更。誰也不曾想到,這一打就是三年的晨鼓裡,居然藏著一件稀世極品。
李得寶出生後又過兩年,動蕩終於結束了,一切開始回歸正途。
李家恢複了正常生活。
遺憾的是,動蕩時期的強體力勞動讓李老爺子患上了嚴重的肺病,所以八十年代剛開始,老爺子就留下一句“那鼓一定不能丟”,然後離世。
慢慢,李得寶長大,辛辛苦苦把獨生子帶大的李老太太發現,他居然是個超級愛財的主兒。
娶了媳婦之後,更是夫妻二人沆瀣一氣。雖然還算有人性,卻也常因為人處世過於精道,得罪無數鄰裡,把李老太氣得不輕。
沒幾年老太太就因為長期氣病,眼看不行了。
此時跪在床前的李得寶最揪心的不是含辛茹苦地拉扯大自己的老娘即將離開,而是他老爹臨走時的那句話是什麼意思老娘一直不跟他說——
原來,自從李老爺子去世前說了這麼一句後,他就已經暗地裡研究過無數次那麵鼓了。可無論怎麼研究,就是不明白裡麵到底有什麼門堂,為什麼老爹臨死前什麼都不關心,卻偏偏最在意這麵鼓。
難不成這鼓是什麼稀世珍品?可沒聽說過有這麼件兒東西啊!
眼看兒子成了這樣,老太太搖搖頭,留下最後一滴眼淚悲涼離世。
李得寶一看老媽去世問不出線索了,大怒之下竟扔著老太太遺體不管,隻是去鼓搗那麵鼓。
鄰居們聞訊趕到時,這李得寶正跟他媳婦兒兩人抱著那鼓拚命地敲,一臉涎饞地想聽出個什麼來。
可他們身後床上,老太太的遺體都冰透了,沒人管沒人問。
鄰居們實在看不過眼,其中幾個年輕的準備上前教訓這兩口子時,鼓麵被他們給敲破了,露出一隻紅木包金的小盒子。
打開一看,可不是那堂鳥食罐?
因為李老爺子在世時,沒少告訴李得寶這些古玩上的事情,所以他也多少跟著學了些精細。
當下就看出是個大開眼,並且就是老爹嘴裡一直念著的康熙慈龍三器之一。
於是當著鄰居們的麵,在他老娘的遺體前,竟然抱著媳婦圍著鼓跳起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