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那樣,將崩潰的不僅僅會是他的憎恨,還有,他自己。
對法娜的感情,也是如此。到了一千年後的現在,當初是不是真的背叛了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個“背叛”產生的仇恨扭曲了他,導致他如今的性格。木已成舟,覆水難收,不管是誰把木頭雕成舟船,不管是誰倒了水,一切都已經回不來了。合格的法師不會回首往事去發現自己做的一切都無意義,然後空自茫然悔恨。法師看的是現實,和未來。
不管怎麼說,一切都晚了。除非在未來有什麼東西可以讓法師去“相信”,否則,他也隻能一直恨下去。過去,愛轉變成恨,給了他忍受苦難命運一步步向上爬的力量,使他一步步走到這麼高的地方。如今,他站在用自己過去的憎恨與血淚搭建的高塔上,要他再放棄,無疑是讓他從高塔上跌下來摔得粉身碎骨。
他是法師,不是傻子。他不怕摔死,隻怕由於自己的愚蠢而死,除了他人的嘲笑,對這個世界再沒有任何影響。
act3命運
席恩討厭命運。
命運把他和他的弟弟分開,從此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一句不負責任的預言,一群不負責任的神,一群自作聰明的人。最開始,就是這些把他推上了黑暗的道路。局外人大概可以說,這都是命――他們是薩桑之子是命,肖恩幸運是命,他的厄運仍然是命。
很抱歉,這種說法敷衍不了魔皇陛下。
命運遵循或然率,也許他的極端厄運和肖恩的極端好運仍然平衡,但是,他們畢竟是兩個人。對於席恩來說,他的極端厄運絕對是不公。就像我們不會認為,因為有人非常有錢,所以我們餓死是理所當然。對席恩,他的運氣已經怪異到了隨便碰一個人都不會是好人,隨便選擇都必定失敗的程度。如果不是他,換個人就算沒被一次兩次災難弄死,也會被接連不斷的災難逼得自殺。
但是,席恩不是。
每次災難都會被他度過,但是這並不是命,而是他自己在拚了命努力著。連稍微的鬆懈都不敢有,為了以一介凡人之身從命運的作弄之下保住自己的生命。如果認命的話,他早就死的連骨頭都不剩了。如果真有命運――那麼席恩的人生本身就是對命運的反抗。
因此,他也討厭高高在上,俯視眾生的神靈――即使不考慮一切因果,他們也是最愛以“命運”這個詞來推托一切的存在,掩蓋掉他們的“無心之失”。一邊在事不關己的時候看似公平地評論幾句,施舍一些廉價而無意義的愧疚與歎息;一邊在事情到了自己身上的時候決然變色,打著“正義”的牌號做一切可稱卑鄙的事――哦!正義,多少罪惡假汝而行!
――既然可以認為人類的悲傷痛苦災難都是命運?為什麼不認為在神身上發生的一切也都是命運?既然對人身上發生的生老病死歎息又自稱無奈,為什麼不對神的生滅也抱一個命運無常的態度?神旁觀命運,歎息而不參與,使人最終走向惡魔。那麼當神自己也在命運裡的時候,為什麼卻反應的那麼激烈?――既然席恩的一切都源自命運跟神無關,那麼即使是他親手殺了神,是不是也可以推給命運?既然死之碑上已經寫了預言,那麼,一向說著命運注定的神們,你們又何必掙紮?席恩成神、瀆神、弑神,在情無赦,在理無錯!既然命運放棄他,那他也有理由更替命運!
act4知識
奧菲恩啊奧菲恩,席恩唯一的戀人,他的女神――
聽起來很不符合席恩的性格,但是如果說奧菲恩就是指魔法的話,估計所有人都隻能點頭。唯一的比報複肖恩和眾神更讓席恩開懷的事情,就是他的魔法研究有進展。不僅如此,煉金術、魔藥、構裝生物、甚至於異能――生命不息,探索不止。勤勞的魔法神永遠都有事做,知識幾近是他的生命的最大價值。
可是,誰還記得這最初是為了什麼?一千年前,是什麼讓小村莊中那對雙生子的長子產生了瘋狂的求知欲,在之後的千年間化為難以填滿的饑渴?
六個字知識,改變命運。
一千年前的他,沒有像弟弟一樣健康的身體,極好的運氣,沒有足夠的力量,他無力麵對命運的坎坷與作弄,無力掙紮求存。魔法,是他唯一能變強的憑借。他發瘋般地刻苦學習,增強自己的力量。即使靈魂被困於魔界的水晶球中遭受折磨,他仍然通過哈瑪蓋斯拚命地吸取知識。在黑暗中掙紮的人,如果自己不夠強悍,就隻有在泥濘中窒息,什麼生存什麼幸福,甚至是實現自己的執念都根本不可能。魔法是他的命――最初隻是因為如果沒有魔法,他根本不可能活下來。從他的老師們,到肖恩與其徒弟,到魔界宰相,直到現在的諸神與人類,他的敵人越來越強越來越多,如果他不想讓自己曾經的愛與恨,奮鬥與掙紮都成空,他就必須更強大,比任何人都強大。這種壓力逼迫著他繼續拚了命的吸收知識,使自己更加強大,足以麵對一切。
我們都知道,煤炭和鑽石同質而異形;我們也把肖恩和席恩這一對兄弟比喻為煤炭和鑽石。但是我們也同樣應該知道,石墨和這兩者也是同質的。席恩有機會成為鑽石,同樣也有可能淪落為柔軟的石墨。是什麼讓他最終成為了堅硬的、光芒四射的鑽石?――就是知識。是知識給了他改變命運的力量,給了他從深淵中一步一步向上爬的力量。跟親人、朋友以及其他普通人所向往熱愛的東西相比,與虛無而惡劣的命運相比,隻有知識才是真正支撐了他,永遠不會背叛他的存在。隻有瘋狂地吸收知識,才能守護著現有的,才能避免跌下以他的仇恨與血淚為台階的高塔粉身碎骨,才能使他的靈魂得到安穩――至少,魔王陛下這樣認為。他的靈魂,荒蕪的隻剩下知識。
一千年的時日過去,他對知識從迫切需要下的鑽研逐漸轉變為對“未知”這件事本身的興趣。隨著涉獵範圍越來越廣,知道得越多,想知道就更多。對知識的追求融入了他的每一滴血每一寸骨肉,成為了他靈魂的重要組成部分。無休止的追求會不會疲倦?會。但是,生命不息,追求不止。
act5靈魂
在神來說,靈魂神殿的模樣,是神本身的真實反映。黎姬的神殿神聖一如天國處處聖歌,貝裡卡斯的神殿複雜紊亂如同理不清的命運絲線,而魔法神席恩奧古諾希塔的神殿,孤高清冷一如其本人。
孤高的純黑色法師塔,堅硬而筆直,周圍盛開著水晶蘭――一種生於肮臟泥濘中,卻有著比任何花都美麗的花朵的植物,如同從泥濘中掙紮上來,終於站到命運之上的魔王陛下本人。對外封閉的靈魂神殿,即使從水下一影雙生的影神殿同樣不得其門而入。心的防壁把其他人牢牢隔在外邊,這說明他抗拒他人對他的內心的了解,說直接點就是心理封閉與對他人的不信任。蜿蜒盤旋的弧形樓梯,直通向高高的塔頂,象征著孤獨而充滿艱辛的攀登之途。不同於其他神靈,席恩是從人類一步一步爬上來的,是從命運的深淵中,依靠自己的力量一步一步攀登上來的,直到終於站到塔的最頂端俯視芸芸眾生。
從一開始,他就是一個人,在危機重重中用儘全力向上爬不敢有半點懈怠。晚上學自己的,白天通過夢境學肖恩那邊的。休息對於魔王而言,是一個太奢侈又太不合時宜的詞彙。他根本不敢有絲毫放鬆,因為放鬆就意味著徹頭徹尾的毀滅。靈魂神殿中沒有生活區,煉金、魔藥、書庫等樣樣俱全,唯獨沒有休息的地方。這是他的靈魂中本能地屏蔽了這個有著無限誘惑但是卻無益於他前進腳步的詞語。神經繃得太緊,如果換個人,早就斷了。但是席恩仍然一直堅持到這一步,這種超出想象的韌性與耐力,何嘗不是一種可悲?
靈魂神殿中,有著數百張畫像,記錄著他生命中印象深刻的每個人。第三位,肖恩,他的弟弟。他曾經喜愛的弟弟,他一直憎恨的弟弟,和他最相近又最相反的人,也是他一直以來堅持奮鬥的報複目標。第二位,法娜,美麗的紅族少女。席恩曾經最愛,甚至可以為她放棄複仇憧憬未來的女人,也是曾經背叛他,刻骨銘心的女人(姑且不談是不是真的背叛)。而現在的第一位,是他的養子,一直陪伴他的年幼龍族(以龍族年齡為標準)哈瑪蓋斯。――這代表的意義是不同的。假如是法娜或者肖恩排在第一位,他們代表的隻能是過去。而哈瑪蓋斯卻可以代表現在,和未來。
原本,席恩一直以為他內心最深處的願望,是如同史列蘭所說的那樣,一切重回過去那個迷信卻寧靜的小小村莊,和他那個某種程度上近乎白癡的弟弟在一起。雖然這個願望在他看來非常愚蠢,但是他非常清楚,就算明明白白知道一切都已經不可能,在他的潛意識裡可能仍然懷念著那短暫的歲月。他內心在這一千年間的些微變化,連他自己都未必能把握得了。但是靈魂神殿卻真實地反映了他的心――在那間小小的心之間裡,他看到的是他的養子,有著淺藍色的大眼和包容的微笑的古代龍,哈瑪蓋斯。
act6哈瑪蓋斯
對魔王陛下而言,他的養子哈瑪蓋斯――小哈,是特彆的。
心之護壁守護下的魔法神靈魂神殿不允許任何人進入,但是,小哈可以。
對弟弟與戀人的恨支撐了魔王一千年,早已化入骨髓融入靈魂,沒有任何人能超越這兩者對魔王陛下的影響。但是,小哈可以。
席恩不需要溫情,不需要關心,不需要人類視若珍寶的一切感情。他早已經不信任任何人。但是,小哈例外。
席恩的夢境沒有平和,沒有安靜,有的隻是痛苦和噩夢。但是,在小哈身邊則不同。
在和小哈相處的時候,席恩最像一個正常的,有喜怒哀樂的人。他允許小哈進入他的內心,允許自己重視他,放任自己信任他。即使他已經經過太多的背叛。而小哈會擔心他,會支持他,即使有時候不能從心理認同他的決定仍會支持他。
如上,難道還用多說什麼來證明嗎?
綜上所述,魔王人格形成是有曆史的與社會的,主觀的與客觀的,形而下的與形而上的多重原因的。其性格雖然怪異,但歸根結底是可以理解的。
同時,魔王的性格是發展的,而且是在慢慢轉變的。可以有望某一天轉變為我們期待的狀態(具體期待狀態……請同人女自由發揮)。
(end)
致謝作者aria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