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前往某個中立國的港口,並且在到達後遣散艦隊官兵,而戰艦在解除了武裝之後,仍然由法國海軍控製。這三條意見結果都被拒絕了,準確地說,是當時的法國艦隊司令官沒有能夠立即做出決定。結果,英國人沉不住氣了。德國人已經開始著手準備接受這些戰艦,甚至連德國海軍的官兵都到達了馬賽。投降的法國政府也已經數次電令艦隊返回馬賽,向德國海軍繳械。在此情況下,英國艦隊封鎖了港口,並且在警告時發出了最後通牒。僅僅幾個小時之後,英國海軍發現法國艦隊正在做出港的準備,隨即在最後期限還沒有到達的時候就發動了進攻。
在短促而又激烈地戰鬥中。法國海軍的官兵表現出了英勇的鬥誌,可在實力遠不如人。而且倉促迎戰地情況下,根本就不是英國艦隊的對手。當時,法國人根本就沒有想到英國艦隊會向共同戰鬥了數年地盟友開炮,而法國艦隊指揮官當時並沒有下令艦隊離港,隻是讓艦隊做好離港的準備。而具體是返回法國,還是接受英國開出的條件並不清楚。更重要的是,在戰鬥爆發的時候,大部分法國戰艦地炮膛裡麵根本就沒有裝上炮彈!結果是可想而知的,戰鬥隻打了兩個多小時,除了幾艘速度快點的小型戰艦僥幸逃脫之外,其他的法國戰艦全被摧毀在了港口裡麵。在整個交戰過程中,英國海軍隻有一艘戰列艦挨了發炮彈,而且連輕傷都算不上,隻有一名英國水兵陣亡。法國海軍則付出了1000多名官兵傷亡的巨大代價。
這場衝突的軍事意義並不大,其實那幾艘法國戰艦就算是落到德國人手裡,也威脅不到英國。可這場戰鬥的政治意義卻非常巨大。這對英法關係的影響是難以形容的,後來法國倒向德國,可以說就是被英國人咄咄逼人的態度給弄出來地。而在當時,英國海軍炮擊法國艦隊。
也讓其他的幾個國家,比如西班牙,意大利感到很寒心。特彆是對西班牙來說,英國海軍在這個時候發動這樣的襲擊,不但讓西班牙人看到了英國人唯利是圖,以本國利益至上的真實麵目,更加讓西班牙人覺得英國人靠不住了。
另外一個產生強烈反應的國家就是美國。美國總統在得知英國海軍炮擊了法國艦隊後,立即就給英國首相發了電報,直接責問英國為什麼這麼衝動,為什麼要炮擊友軍的艦隊?而美國總統發怒的原因很簡單,法國地遠征艦隊還在印度洋上與英國遠征艦隊並肩作戰呢,而在這個時候挑起英法矛盾,那不是給唐帝國機會嗎?美國此時也正在策劃太平洋上的反擊行動,如果英法聯合遠征艦隊無法拖住唐帝國海軍的那兩支主力特混艦隊的話,美國海軍受到的影響就最大!
這也確實影響到了英法聯合遠征艦隊。在法國政府宣布投降,並且電令遠征艦隊儘快向德國,或者是唐帝國,或者是波斯帝國繳械投降的時候,法國遠征艦隊司令官還沒有決定是否聽從這道命令呢。而且,當時已經有部分流亡到英國的法國將領,比如戴高樂在呼籲法國軍隊繼續戰鬥下去,不要向德國人投降,而且也確實有部分法國軍隊仍然在繼續作戰。隨後,以戴高樂為首的法國流亡將領與官員就在英國成立了一個臨時流亡政府,宣布自己才是法國的合法代表人。這些,都左右著法國遠征艦隊司令官的決策。如果英國人能夠再忍耐幾天的話,也許法國遠征艦隊就將繼續戰鬥下去。可就在這個節骨眼上,英國人的行動最終讓法國遠征艦隊走向了另外一端。雖然當時法國遠征艦隊沒有直接向北前往波斯帝國的港口(當時德國還沒有知會法國投降政府,讓法國遠征艦隊直接向唐帝國或者波斯帝國繳械),但是也不再參加遠征作戰行動,而是脫離了英國遠征艦隊,直接返回了開普敦港,並且準備在開普敦港補充滿燃料後,再返回本土。
問題暴露出來了,英國人可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法國遠征艦隊回去向德國人繳械,因此英國遠征艦隊也立即放棄了進入波斯海,而是跟在法國艦隊後麵返回了開普敦。在到達開普敦之前,英國遠征艦隊司令官(同時兼任英法聯合遠征艦隊總司令,英法聯合遠征軍總司令)電令開普敦的英國遠征軍秘密控製港口的油庫,碼頭,並且嚴密監控法國遠征軍的行動,如果法國人要為戰艦補充燃料的話,可以考慮采取斷然行動製止法國人,甚至可以扣留法國艦隊。
可問題是,當時在開普敦的英國遠征軍有大概9000人,而法國遠征軍也有6000餘人,雙方的規模相差並不大。雖然法國遠征艦隊司令官(同時兼任法國遠征軍總司令)沒有命令法國遠征軍控製港口,而且法國遠征軍也沒有采取任何敵對行動。但是開普敦的英國遠征軍指揮官在接到命令後,立即就下令圍住了法國遠征軍的營地,並且槍械繳械。
這下麻煩是鬨大了,英國人的過激行動造成的影響非常嚴重。就算法國人之前想過響應流亡政府的號召,繼續戰鬥下去,可在發生了這些事情之後,還能指望法國人繼續作戰嗎?就算法國遠征軍的司令官識大體,願意與英國人合作,可法國遠征軍裡的官兵會願意與收繳了他們武器的英國人合作嗎?
對英國人來說,這絕對不是什麼好事情,可對談仁皓他們來說,這絕對是最好不過的消息了。英法搞窩裡鬥,受益的肯定是帝國海軍了。
最好雙方打得頭破血流,不需要帝國海軍出一兵一卒,問題就能順利解決。
艦隊在十八日夜離開了科倫坡港,相關的消息還在源源不斷的送來。海軍司令部也知道現在談仁皓他們需要更多的情報,所以隻要是與英法兩國與關係的,甚至是沒有多大關係的情報都統統發了過來。另外,帝國的諜報網也在全力活動,把情報源源不斷的送了回來。談仁皓與常薦新兩人的信心也越來越充足了,照這個樣子發展下去,他們多半就是去收拾殘局的。
信心歸信心,談仁皓可從沒有任何的疏忽大意,戰場上,任何情況都有可能出現,說不定這是英法演的一出戲呢,反正保持高度的警惕是沒有任何害處的。
而談仁皓也開始考慮詳細的作戰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