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
在談仁皓與聶人鳳到達京城之後幾個小時運載著海軍參謀軍官的第二架運輸機也到達了京城。這次由薛希嶽相親自主持的6海兩軍長遠戰爭計劃會議將決定帝國在未來兩年之內的戰爭計劃除了6海兩軍司令之外還有十多名內閣成員參加。這也是薛希嶽相重新執政之後由其主持的第二次重要會議(上一次為帝國內閣全體會議)談仁皓是在到達京城的第二天也就是十月四號的時候拿到了詳細的會議安排。前上次會議主要商討帝國的國內軍事動員展計劃(包括了工業與農業動員)將上一次內閣全體會議中確定了的議案落實。第四次會議最為重要在這次會議上海6兩軍將分彆闡述自己的長遠戰爭計劃(也就是要儘量拿出可靠的論斷與證據來說服相以及其他的內閣成員)第五次會議則由薛希嶽相與其他內閣大臣(海6兩軍大臣不參加)具體討論海6兩軍提出的計劃最後在第六次會議也就是最後一次會議上確定海6兩軍的具體作戰行動。
聶人鳳也在這一天給了談仁皓具體的任務他必須要在八號召開的第四次會議上將海軍的長遠戰爭計劃做一次詳細的而且必須是精彩的有說服力的闡述。另外還要對6軍的計劃提出置疑。前一個任務並不難。甘永興上將製訂的海軍長期戰爭計劃就是在談仁皓那份對美分析報告的基礎上完成的。談仁皓在到京城的當天就看完了這份計劃書掌握了其中的細節並且針對每一個可能的漏洞都做了詳細的思考。可問題是第二個任務並不好完成。在正式提交之前海6兩軍都不會公布自己的計劃的談仁皓根本就無法知道6軍到底拿出一個什麼計劃來也就無法提前做好準備隻能夠臨場揮了。
接下來地三天談仁皓參加了前三次會議。以前。他隻是在文件報告上對帝國的戰爭動員更準確的說是帝國戰爭機器有一知半解的了解。現在當他從那些帝國內閣大臣提交的戰爭動員報告中得到了最直接的了解。
唐帝國的戰爭潛力一直備受關注雖然在之前數百年的戰爭中特彆是一戰中唐帝國的戰爭潛力讓很多國家都倍感驚訝但是唐帝國到底有多強的戰爭潛力。這一直是個迷也是唐帝國的對手最希望了解到的。不過唐帝國的所有敵人看到的也許隻是冰山一角而已因為連唐帝國的臣民都不知道自己的祖國到底有多強大的戰爭潛力。談仁皓也一直想知道帝國到底有多大的戰爭潛力這直接製約著帝國海軍到底能夠承擔多重地任務。
“那是工業部長。”
聶人鳳再次充當了談仁皓的老師“上次薛希嶽相提出了24年的主要工業生產指標現在將確定能否完成這一工業生產指標。”
談仁皓有點不解聶人鳳看了他一眼然後將一份文件放到了他的麵前。當談仁皓翻開文件看到上麵用紅線標明地那些工業生產的詳細指標數據的時候。他也大吃了一驚。
23年帝國的戰爭工業生產規模非常龐大。其中一些主要的數據為電力3ooo億度(前三季度實際完成22oo億度預計實際完成288o億度後同)煤7億噸(565)石油15億噸(12155另外還從波斯帝國進口石油o75億噸)鋼鐵8ooo萬噸(54oo725o)糧食3億噸(2229糧食生產由農業部負責因為是戰略物資所以被統計在了一張表格之內)談仁皓並不知道其他國家的工業生產情況但他很清楚。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越帝國甚至連接近的可能都沒有。而這也正是唐帝隊浴血奮戰的基礎沒有這麼龐大的工業實力唐帝國就不可能在初期作戰嚴重失利的情況下迅地扭轉戰場上的局麵。更讓談仁皓吃驚的是薛希嶽訂下的下一年度工業生產計劃要求在整體上將工業生產量提高兩成!
具體的數據為電力達到35oo億度煤炭產量達到85億噸石油達到3億噸(包含進口)鋼鐵產量達到11ooo萬噸。糧食產量提高到38億噸。
除了這些之外薛希嶽還製訂了24年軍事工業的詳細生產計劃。新造戰艦(以下水日期為準)總噸位1o5萬噸商船(包括了軍用運輸船)85o萬噸。飛機產量45ooo架(其中作戰飛機125oo架)坦克15ooo輛火炮12萬門自行火炮12ooo門軍用動機13oooo台(6海兩軍都包括在內)彈藥25oo萬噸(6海兩軍的所有彈藥都包括在內)這個數據並不是憑空捏造出來的或者是妄想出來的而是建立在帝國龐大的工業基礎上通過嚴格的論證分析之後得出的結果。對談仁皓這類從來沒有接觸過帝國龐大戰爭生產能力的軍人來說當他看到這些天文數字的時候心裡隻有無比的驚訝更產生了一股強大的自豪感這給了他極大的信心。
24年工業生產任務的討論是前三次會議的重點。戰爭是建立在工業基礎之上的工業規模決定著戰爭規模同時也決定著帝隊的戰爭行動。在這一點上薛希嶽的頭腦是很清醒的任何過了國家承受能力的戰爭行動都隻能導致失敗而不會獲得勝利。因此軍事必須服從經濟沒有經濟基礎帝國就沒有辦法贏得戰爭。這也正是將24年度工業生產計劃會議安排在海6兩軍的長遠戰爭計劃審核會議之間同時讓談仁皓這類具體負責計劃彙報的人員參加工業生產計劃會議的根本原因。通過這些會議薛希嶽相傳達了一個非常明確的信號那就是軍隊的戰爭計劃絕不能過國家的經濟承受能力。
談仁皓很快就搞明白了這個信號的含義他也抓緊時間對海軍的長遠作戰計劃做了一些小範圍地修改。在第三次會議上薛希嶽相通過了經過了調整的工業生產計劃。總體方向沒有改變即帝國的訓業生產規模繼續擴大宗漢欽內相還做出了報告計劃在24年新增15o萬產業工人。也保證工業生產計劃順利完成。工業部長農業部長提出的新的動員計劃也獲得了相的批準。新的工業生產計劃將在年底正式啟動而之前的準備工作在十一月初就將全麵展開。
十月八號談仁皓跟隨廖漢翔來到了帝國相府。嚴定宇元帥也帶著一名6軍少將在十分鐘後到達了。這是一次閉門會議參加會議地都是內閣政府的高級官員(至少都是副部長)與之前的三次會議不一樣長遠戰爭計劃是帝國的最高機密那些工業生產計劃也很重要但彆的國家也能夠大概判斷出唐帝國在24年能夠將工業產值提高到一個什麼樣的水平。但卻無法摸清楚唐帝國的戰爭計劃。
參加會議的一共隻有十多人除了幾個重要的部長之外其他人談仁皓都不認識連那名6軍少將他都不認識。
“你是談仁皓將軍吧?久仰大名!”
在等待會議召開的時候那名6軍少將主動走了過來做了自我介紹“我是古迅雷6軍少將很榮幸能夠與你同堂言。”
談仁皓迅地打量了一下這個比他大不了幾歲地6軍少將同時將那張堅毅。同時帶著一股桀驁不馴的神色的臉龐印在了腦海裡。古迅雷給談仁皓留下地印象很深刻。在談仁皓以往的認識中6軍並沒有太多的年輕將領嚴定宇元帥也很少重用年輕將領(6軍在對年輕將領的任用方麵比海軍還要保守)而古迅雷明顯是個才晉升上來的年輕少將他肯定算得上是6軍中的一顆新星了。
“對了我以前是第三騎兵軍的施鼐興將軍的副手。”
古迅雷又做了一番介紹。
這下談仁皓就明白了他已經多次從廖漢翔那裡聽說過了“施鼐興”這個名字。當年施鼐興與廖漢翔還是一條戰壕裡的戰友在廖漢翔當騎兵營營長的時候他就是另外一個騎兵營地營長。後來廖漢翔去了6航走上了航空兵這條道路。而施鼐興則留在了騎兵部隊致力於裝甲兵的展工作。兩人一直保持著聯係廖漢翔還留在6航的時候兩人還就航空兵與裝甲兵的配合作戰問題討論過多次。後來施鼐興提出了利用裝甲兵的度結合航空兵的打擊能力的“裝甲集群快突擊理論”(“閃電戰”的基礎理論)就是建立在他與廖漢翔的討論基礎之上地。而這也成為了帝國6軍在二戰前夕的經典理論為帝國6軍最主要的展方向。施鼐興也因此成為了帝國6軍裝甲兵的創始人。可他在6軍的遭遇與廖漢翔有點相似一直不受重用。他沒有跳槽來海軍(海軍也沒有可以讓他施展身手的地方)而是留在了6軍。用他的理論組建了第三騎兵軍(後改名為第三坦克軍)為帝國6軍培養了一批優秀的裝甲兵指揮官。
“古將軍興會了!”
談仁皓立即對古迅雷產生了好感大概是因為施鼐興與廖漢翔的關係還有他們同是年輕將領的緣故吧。“我也早就聽說過施鼐興將軍的大名相信古將軍將會在戰場上一展才華將施鼐興將軍的理論變為實際的戰功!”
“談將軍過獎了與談將軍相比我不過是才學會走路的孩子一樣!”
古迅雷也對談仁皓產生了好感“現在談將軍已經是海6兩軍的大名人了我還經常聽衛伯瑜將軍談到你呢。至於今後嘛我們都為帝人為帝國征戰沙場為我們的本分那些戰功又算得了什麼呢?”
兩人同時笑了起來作為年輕一代他們有著共同的社會背景也有著共同的價值觀念。這也許是帝國海6兩軍年輕將領唯一的共同點吧。
“兩位將軍會議開始了請進吧!”
一名相府的衛隊軍官過來打斷了兩人的談話。
“古將軍請!”
“談將軍請!”
兩人並肩走進了會議室薛希嶽聶人鳳嚴定宇等人早就已經坐好等著兩位做報告的少將進來。談仁皓走到了聶人鳳的旁邊古迅雷則走到了嚴定宇的旁邊。兩人都朝對方看了一眼然後才坐了下來。
“你認識他?”
聶人鳳有點好奇的看著談仁皓。
“才認識的古迅雷應該是裝甲兵少將。”
聶人鳳微微皺了下眉毛然後低聲說道“看樣子嚴定宇那個老頑固也開始啟用年輕將領了。”
談仁皓也笑了起來說道“6軍已經沒有退路了嚴定宇元帥肯定是被逼於無奈才選擇新的戰術啟用新的人才吧!”
聶人鳳先了點頭然後就朝嚴定宇看了一眼。嚴定宇也正好朝這邊看來兩個元帥的目光在空中停留了兩秒鐘然後都笑著轉移開了。
6軍在此之前一直堅持一戰時的戰術沒有完全采納施鼐興提出的裝甲突擊戰術(實際上帝國6軍裝備坦克自行火炮戰術轟炸機的數量並不少比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多)結果在西北戰場上陷入了苦戰之中一直沒有能夠打開局麵。現在嚴定宇啟用古迅雷這類年輕將領(而且是施鼐興的副手)很明顯頑固不化的嚴定宇元帥也開始重視裝甲兵的力量6軍的戰術將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談仁皓深吸了口氣儘量不去想6軍的展那與他沒有任何關係。他現在要做的就是來一次精彩的報告讓相以及其他官員加入他這一隊而不是輸給古迅雷讓帝國內閣相成為6軍“fans”在薛希嶽做開場言的時候談仁皓朝古迅雷看了過去。古迅雷也朝談仁皓看了過來兩人同時笑了起來這隻是一次友誼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