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蝶碎雨劍!
老僧心頭一顫,神色緊張,慌忙伸出靈犀佛指再次探傷。真氣鼓蕩,金芒耀動,薄脆的“蛋殼”顯然已無法繼續支撐佛力的探觸,“嗶嗶啵啵”地破開許多細密的裂縫,而在蛋殼底部,數道消融的冰水沿著“蛋殼”外壁慢慢淌下,彙聚凝結,形成一個厚重、碩大的水滴,盈盈閃閃,分外透亮,最終水滴負重難堪,隻聽得“啪、啪、啪”幾聲,搖曳落地,濺作一攤。在此期間,老僧濃眉一直緊緊蹙著,死死纏繞一起,絲毫不得放鬆。他麵色肅立,眼皮突突鼓鼓,嘴唇被鋼牙咬得青紫!
片刻之後,忽覺內裡真氣稍一遲緩,金澤突地一陣暴閃,隨後即黯淡下去。老僧緩緩睜開雙眼,炯目圓瞪,長長吐出一口氣,緊張的神經隨之一鬆,他心中暗道“虧得還有一口氣在。”
老僧隨即盤腿而坐,雙掌斜斜朝著“蛋殼”巨力打出。他雙掌寬大厚實,掌風淩厲激蕩,“蛋殼”剛一受力,即“哧哧”轉動起來。隨後,隻見老僧禪衣無風自鼓,獵獵不止。其邊角放佛有大力拉執,四下扯拽開來。力道之大,竟將老僧衣領生生撕開,露出一個紫金的梵文“萬”字,熠熠奪目。
隨著佛力招引,一股紫氣勃勃鼓蕩,自梵文“萬”字處絲絲吞吐而出,團團縈繞,迂回翻湧,直把老僧那件家袈裟都裹卷完全。而後隻見老僧左手突生幻化,狀若蘭花,直直點向那個轉動不停的“蛋殼”,隨即獅口一張,暴喝一聲“去!”
那件袈裟仿似聽得號令,由紫氣牽引,翻卷而下,自老僧下盤底處徐徐探出,然後迎風便長,如新苗抽葉般,愈來愈長,直直射向“蛋殼”。袈裟一角剛一觸及“蛋殼”,團團紫氣便蜂擁而上,如巨蟒吞象般將蛋殼一股腦吃下。與此同時,在袈裟的巨力托舉下,老僧竟騰空而起,與“蛋殼”麵麵相對。
老僧緩緩收回右掌,平立於胸前,口中佛經禪語吟誦不斷。紫氣如破堤潮水般洶湧澎湃,向著蛋殼肆意奔流而去!遙遙望去,隻見一僧人、一蛋殼,端坐於長毯似的袈裟上,麵麵相對,周身紫氣縈繞!而“蛋殼”的四周漸漸地破裂、消融,化作了滴滴冰水。老僧催動的乃是萬佛門的另一門獨門絕技——天衣真氣有起死回生,再生造化之效。
隨著冰水漸漸褪去,一個麵若死灰的男孩盤腿坐於老僧對麵。他神色僵硬,兩眼噙著血淚,嘴唇乾癟發紫,萬千發絲迎風直立,向上鼓蕩飄擺著。
轉眼間,忽見兩小股紫氣從厚厚的紫霧當中遊竄而出停滯於男孩雙目之上,而後忽地一聚,化作濃重一點,如紫砂凝製,藏於眉心之間,瞬時點亮了四周血脈,全身蒼白體膚頓生活力!
雖然男孩麵色略顯頹然,神色依舊死氣沉沉,但他全身血液由老僧真氣帶動著,正活力奔流。
“這個苦命的孩子啊!不僅身受重創,而且被一股奇異的陰寒之氣所侵擾著,這股陰寒之氣與駝背人屍身裡殘留的真氣頗為相似,但仔細探觸就會發現它與“異蝶術”略有不同,似是而非,竟要比一般的“異蝶術”還淩厲,霸道許多!而且在其各大血脈處隱隱約約還有一道強勁內力在肆意地亂突亂撞著。這兩股力道窮凶極惡,互不相讓,野蠻地侵蝕著本就奄奄一息軀體。男孩臟腑各處傷痕累累,全身經脈幾乎寸斷!”老僧不由得在心底哀歎連連,一炷香的功夫過後,男孩算是勉強被救了過來,已有了微弱的氣息吞吐,但胸部起伏時緩時止,意識萎靡昏沉,看樣子起色並不是很大!
運功持續了近兩個時辰,老僧麵色一難,收起了禪衣真氣,無奈地苦笑一聲“想我紅衣佛——楞迦散人,號稱‘萬佛門大力尊者’,無所不能,卻對於男孩的古怪傷勢無能為力,隻是暫且扼住了傷勢的蔓延惡化,稍稍拖延了下孩子的生命而已!”
突然,他眼角一斜,眼神落在了蟲小蝶熒熒閃亮的手臂上。“咦?那是什麼?”隻見一隻乳白色的小胖蟲子正靜靜地伏在男孩的臂膀上,一閃一閃的,如粉條捏製般晶瑩剔透。
“嘶”老僧長吸一口氣,撫著花白的??,心底暗暗躊躇道“這顯眼的蝴蝶花紋?還有那股強勁的怪異冰寒之氣?是蝶門宗?是異蝶術?”他仔細地打量著男孩,心頭愈是不解“這孩子應該是蝶門宗人吧?但又為何會被自己門人所傷呢?”
“還有,主洞的那兩具駭人屍首,分彆來自於‘幽冥鬼府’和‘蝶門宗’,那又是怎麼一回事?”
“男孩臂膀上的這隻蟲子,盈盈發亮,寒氣繚繞,十分怪異,它是什麼?又為何會紋絲不動地趴在男孩臂膀上呢?”
老僧苦苦思索一番,卻如墜雲深霧裡。他隻得把紛亂的思緒暫放一邊,自言自語道“看來此事並不是那麼簡單,這男孩的身份肯定有問題,我得先把這小子帶回‘萬佛門’想辦法醫治救活,然後再把此事稟報給各院長老。”
夜裡,楞迦散人連著多次催動真氣為男孩療傷,待到黎明之時,蟲小蝶已從昏死的狀態中疲憊地睜開了雙眼,口中微微弱弱得竟能發出點聲響,腦中也稍微有了點靈光。但是全身依舊柔弱無力,連站都站不起來。
翌日,大早,晨寒料峭。山路上,一夜不休的大雨過後彌留下了濕重的霧氣,腿腳和臂膀可以明顯感覺到那種滲入骨頭裡的冰冷。楞迦散人從包袱裡掏出兩件寬大的僧衣給蟲小蝶裹上,僧衣有點偏大,蟲小蝶穿著如戲服一般滑稽,但倒也十分暖和。他眼皮無精打采地耷拉著,小手緊緊扣著楞迦散人的肩膀,趴在其背上縮作一團。
林間小路旁點綴著團團簇簇的野菇,掛著清露,嫩生生的,甚是可愛。不時有幾隻飛鳥被僧人的腳步聲驚得撲棱棱地躍起,猛地一蹬腳下枝葉,隻聽“嘩啦啦”一陣聲響,數滴瓊液便應聲灑落。林間枝葉鮮綠凝翠,花草燦燦發笑。空氣中摻雜著一股濕泥、青草的芬芳,嗅一嗅,沁人心脾,心神搖曳。泥濘的山路蜿蜿蜒蜒,幾番峰回路轉,幾番柳暗花明,行經不多裡路,便來到了密林江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