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天子隻有在西苑才騎馬的。
可此時的天啟皇帝卻是什麼都顧不上了。
他直接到了乾清宮。
這裡乃是東李太妃的住所。
今日清早,皇後張嫣早早便來給東李太妃問了安,因而在此陪坐。
陛下去祭祖了,當然,到底為什麼去祭祖,宮裡也有不少的傳言。
在這宮中,東李太妃和張皇後關係最深,與之相對的,則是西李太妃和奉聖夫人關係最近。
此時外頭傳來喧嘩。
天啟皇帝居然直接揚鞭,策馬至寢殿之外,而後直接從馬背上跳落下了馬。
“母妃”
天啟皇帝闖了進去。
宦官和宮女們,一個個嚇得忙是匍匐在地,個個不敢作聲。
天啟皇帝見皇後張嫣也在,卻立即道“無關緊要的人,滾出去,統統都滾出去。”
宦官和宮娥們如蒙大赦,紛紛退避。
這令東李太妃頓時不安起來,皇後張嫣忙站起身來“臣妾見過陛下。”
今天的天啟皇帝,顯然和從前很不一樣,他雖然在西苑的時候很放肆,可到了東李太妃和張皇後這邊,卻素來平易近人的。
可今日,天啟皇帝疾步進來,卻也懶得計較禮儀了,直接了當地道“十月之前,宮中走了一個宮女,是嗎”
“陛下。”東李太後聽聞這件事,倒是定下了神。
這件事,其實她是提醒過天啟皇帝的,於是道“是。”
“那宮女叫什麼名字”
“叫李素華。”東李太妃笑吟吟著起身道“陛下你先彆急,坐著說話。”
天啟皇帝卻肅然地繼續問“她如何不見的”
“這就不知了。”
“離宮之前有身孕”
“這也未必,不過陛下曾臨幸過她,那時候來人,取起居注來。”
這不是小事,宮裡任何的事,都需記錄,現在既然陛下要問起,那麼東李太後也不敢亂說,哪怕她記得日子,也不能憑記憶來回答。
早有宦官匆匆而去。
過了好一會兒還未見回來。
而此時,天啟皇帝卻是急得團團轉,東李太妃詢問他到底怎麼回事,天啟皇帝也沒有說,這事太大了,必須得小心謹慎,涉及到了皇家的根本血脈問題,天啟皇帝怎麼敢隨意斷言
這要是說錯了,便是天大的笑話了。
這也是為何,天啟皇帝第一件事就是回宮確認,而不是直接詢問彆人。
終於,去取起居注的宦官回來了。
起居注一拿來,東李太妃開始翻閱,這是十個多月前的文牘,從前東李太妃已經查閱過,所以輕車駕熟。
故而很快,她便翻到了,指給了天啟皇帝看“陛下請看,去歲八月初九,陛下於西苑太液池東岸涼亭,幸宮女李素華”
天啟皇帝看到這裡竟是呆立了很久。
時間上完全吻合,十月懷胎,加上滿月,現在恰好過去了十個半月多一些。
天啟皇帝隨即道“有人發現她有身孕”
東李太妃便道“也不算發現,隻是察覺到有問題,隻是沒有太醫診斷。”
“人呢”
“現在就傳喚”
天啟皇帝顯得很著急的樣子,迫不及待地道“現在”
於是過了一會兒,便有一個宮娥小心翼翼地被人引了進來。
見了天啟皇帝,這宮娥忙是行禮,她顯然已經被詢問過許多次了,所以當天啟皇帝詢問她的時候,她立即就道“奴婢與李素華,同住在一個屋裡,從八月開始,她便心事重重,到了後來,她的情緒就更不好了,到了九月,奴婢發現她偶爾會嘔吐,是乾嘔。還有,九月她停了月事。”
“停了月事”天啟皇帝冷冷地看她道“你是如何得知”
宮娥便道“這她月事的日子,奴婢因為與她同住,是知道的。那幾日我見她的月事布,沒有拿出來晾曬,當時奴婢還奇怪,取笑她,她卻什麼話都沒說,很是心事重重的樣子。”
天啟皇帝繼續追問道“此後呢”
“此後此後她便不見蹤影了,我起初以為她被遣去了其他的差事,可後來才知道,她人不在了,大家以為以為她死了”
天啟皇帝打了個顫。
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不過
很明顯,這依舊算不上什麼真正的證據。
天啟皇帝凝視著這宮娥,隨即一字一句道“如若你再見著她,可認得她嗎”
這宮娥立即便道“認得,認得,當然是認得的”
“怎麼”聽到這裡,一旁的東李太妃已察覺到了蹊蹺,不禁道“陛下可是找著此女了”
之所以東李太妃和張皇後沒有大張旗鼓的奏報,就是因為這女子已經銷聲匿跡,在沒有見人的情況之下,奏報反而沒有意義。
天啟皇帝此時其實激動得難以抑製“找著了,隻不過若是不確鑿,卻也不敢說,來人,來人,起駕,起駕,朕要出宮這女子,也一並帶去。”
他邊說邊指著這宮娥。
東李越發覺得事情蹊蹺,她立即道“哀家也去,哀家想看看”
皇後張嫣道“臣妾陪著母妃吧。”
天啟皇帝可顧不得這些,管你們去不去呢。
對他來說,現在天大的事,也沒有確定這一層關係要緊。
還有。大家彆罵了,其實不水得把人物關係還有證據梳理好,不然長得再像也沒辦法認的。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