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時,張靜一猛地想起了什麼。
今年是天啟七年。
不出意外的話好像荷蘭東印度公司會出現一個巨大的動蕩。
關於這一點,海洋商業史裡好像有記載,東印度公司自從成立之後,股價暴增,最高峰的時候,曾經價值七千九百萬荷蘭盾,若是換算到了後世,便是七八萬億美元,這個市值,比之後世的所有商業公司的股價還要高。
當然,現在的市值,其實並不算高,不過六百多萬荷蘭盾而已。
可張靜一記得的是,就在天啟七年,東印度公司與倭人因為發生了抗稅交惡的事件,他們的總督居然被倭人劫持和綁架,再加上又出現了幾次沉船事件,以至東印度公司的股票暴跌。
而後不到幾個月,因為市場恐慌,人人都恨不得立即拋售,這東印度公司的價值,居然一下子萎縮到了一百四十萬荷蘭盾。
這個時代的股市,可是不跟你講道理的,那真是大起大落,凡有一丁點風吹草動,大家便瘋狂的拋售,一點猶豫都沒有。
當然在半年不到的時間,市值暴跌之後,東印度公司一方麵香料的生意獲得了暴利,另一方麵,則是與倭人之間的紛爭和平解決,再加上年底的時候,財務盈餘公布的時候,因為當年的利潤大漲了八成,因而又引發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市值暴增。
短時間之內,市值從原先的一百四十萬荷蘭盾,增至一千九百萬荷蘭盾。
張靜一此時滿腦子想到的就是這若是誰在低穀時買到了股票,那還不要起飛
不過,身為堂堂錦衣衛千戶官,居然還沒有擺脫做散戶的覺悟,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隻是這個時候,張靜一也猛地意識到了什麼。
這是一次機會
此時,卻見天啟皇帝不知怎的,居然勃然大怒,他怒斥這紅毛使者道“回去告訴你們的國主,爾之艦船,犯我海疆,而今已是覆滅,若是還敢滋生企圖,朕絕不輕饒。若要朝貢,自當遵守附屬藩國的規矩,好了爾等退下。”
對於這些荷蘭人,天啟皇帝其實沒什麼耐心。
即便是見他們,也不過是看個稀罕而已。
大抵是張卿,出來看猴子了。
這幾個荷蘭人見狀,隻好訕訕的告退出去。
天啟皇帝餘怒未消,看向張靜一道“這些人,甚是可惡,襲了朕的澎湖,被我大明水師擊退,竟還妄圖派出使臣,讓朕就犯。”
張靜一笑嗬嗬地道“陛下他們其實隻是一個公司”
天啟皇帝不解地道“公司公司是什麼可是他們的國書裡,分明寫著荷蘭國的啊。”
張靜一一時也解釋不明白,隻好拾簡單的話頭道“他們這個公司,其實就是一群商人的聯合體,一起合夥做買賣的,利益熏心,為了錢,什麼都做得出來。”
“哼。”天啟皇帝道“果然紅夷人不知教化,豺狼成性”
張靜一“”
說實話,一向都是讀書人罵天啟皇帝不知教化之類,沒想到今日這話從天啟皇帝口裡說出來,卻沒有任何違和感。
張靜一道“這汪洋大海之中,可以獲得巨利,因此這些紅夷人才如此的猖獗。”
天啟皇帝似乎對於張靜一口裡所說的巨利,沒有什麼概念,隻是冷笑著道“大明富有四海這些紅夷人卻隻為蠅頭小利”
張靜一不由苦笑,其實天啟皇帝倒不是自大,若說大明不富庶,這是說不過去的,問題在於,大明富庶,和你天啟皇帝有啥關係呢
未來的世界在海洋,這一點,張靜一心如明鏡,倘若天啟皇帝花一丁點的心思在海洋貿易中,帶來的好處,絕對不少。
隻是顯然大明對於貿易很反感,另一方麵百官們隻怕也反對得厲害。
除非天啟皇帝下定決心,非要從事海洋貿易不可。
可怎麼樣才能讓天啟皇帝下定決心呢
此時,張靜一笑了笑道“陛下,臣想做一些買賣,可是手頭缺一點本金,不知陛下能否借二十萬兩銀子,給臣解燃眉之急。”
天啟皇帝一聽,驚了“你還沒錢你比朕富餘多啦,朕現在用內帑貼補遼東的軍事,都不夠呢,朕現在內帑都空了,哪裡有錢借你今歲朕還欠著遼東十幾萬兩銀子的餉銀呢”
可隨即,見張靜一一副可憐巴巴的樣子,他終究心軟了
於是他站起來,背著手,來回踱步“朕可以想想辦法要不”
說到這裡,他抬頭看了一眼魏忠賢“魏伴伴,南京織造的錢入庫了沒有,核算過有多少嗎不如先給張卿支用吧,張卿缺錢”
魏忠賢大驚失色,這筆錢雖然還沒有入庫,可實際上早就花出去了的啊,內帑都已經提前支出了。
“這這大抵有十五萬兩不過”
不等魏忠賢把話說完,天啟皇帝就道“就這樣罷,押解至京之後,送到張卿府上,不許回嘴朕要崇尚節儉,再下旨,宮中用度,再減半。”
魏忠賢“”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