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天啟皇帝定了定神,他與魏忠賢交換了一個眼色。
很明顯。
這些人來勢洶洶
天啟皇帝陰沉不定地道“宣朕要會一會他們。”
緊接著,數十人至暖閣,屏著呼吸等候。
他們的神情,還算鎮定。
等天啟皇帝一到,眾臣行禮。
天啟皇帝一看,這些人為首的,竟是兵部右侍郎張四知。
這張四知,乃是天啟二年的庶吉士,短短六年時間,便平步青雲,原本是禮部右侍郎出了空缺,天啟皇帝見內閣擬了此人為禮部右侍郎,不過有人保舉他深諳軍事,索性便點了他為兵部右侍郎。
天啟皇帝萬萬沒料到,打頭的竟是張四知。
而至於隨來的大臣,除了侍郎之外,還有各部的主事,也有翰林院的翰林,有大理寺和鴻臚寺,也有順天府的少尹。
隻一看這個陣仗。
天啟皇帝心裡就明白,真正背後的大人物,還沒出現呢
這些人不過是一群走卒而已。
天啟皇帝落座,死死地盯著張四知。
在天啟皇帝冷冷的目光下,張四知很鎮定,行禮如儀地道“臣見過陛下。”
“夜間謁見,何事”天啟皇帝冷淡地道。
張四知道“臣聽聞禮部主事陳道文檢舉,張靜一家中暗藏金刀、黃袍,有謀反之嫌,此事事關重大,臣唯恐陛下一時疏忽,不能察覺,因此入宮覲見,懇請陛下明察秋毫。”
天啟皇帝似笑非笑地看著一臉忠心耿耿的張四知,隨即淡淡道“禮部也管欽案了嗎這難道不是廠衛的事”
張四知有備而來,自是立馬道“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臣為大臣,遇賊子而不揭發,豈不屍位素餐”
“證據呢”
張四知道“回陛下”
張四知一臉平靜“證據很快就到。”
天啟皇帝道“什麼叫很快就到。”
“京營諸軍將,早已不忿張靜一犯上作亂的行徑,因此,赤膽忠心的義士們,已是提兵圍了新縣,很快,便可將罪證送至宮中。”
此言一出。
天啟皇帝色變。
什麼赤膽忠心的義士,這是逼宮。
天啟皇帝勃然大怒,冷喝道“你們這是要做什麼”
“陛下,臣等是來揭發張靜一謀反大罪。”張四知道“懇請陛下明察。”
他說著,其餘人也紛紛拜倒道“臣等是揭發張靜一謀反,國賊不除,天下一日不安。”
天啟皇帝豁然而起,冷笑道“朕看,你們才是謀反吧”
張四知等人顯然是預料到了這種情況的,他們顯得格外的冷靜。
張四知不急不慌地道“若臣等謀反,但請陛下明正典刑隻是希望陛下不要冤殺了臣等,而那張靜一構陷忠良,欺壓百姓,私藏金刀與黃袍,這是萬死之罪,陛下為何迄今,還對他信任有加呢”
天啟皇帝依舊冷冷地看著他們“你們是因為外頭有大量的軍馬作亂,所以才有恃無恐的入宮,前來逼宮的吧你們以為,朕會害怕你們”
張四知一副誠惶誠恐的樣子道“陛下此言實在誅心,臣等豈敢逼宮,隻是效比乾、魏征之事而已。至於外頭發生了什麼,臣等也是蒙在鼓裡,隻曉得有將士實在不滿張靜一所為,因而奮起,要誅殺國賊,以儆效尤。這些與臣等何乾”
天啟皇帝已是滿腔的怒不可赦。
可外頭到底發生了什麼,天啟皇帝不知道,所以難免有所擔憂。
到底多少人作亂,這夜裡情況複雜,更不知現在是什麼情況,亂軍突襲,一旦出了什麼意外,那便千古遺恨。
天啟皇帝看著張四知這些人,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諷刺。
國家養士,竟到了這般的地步,這群平日裡昏聵無能的人,一旦觸及到了根本利益時,反而有本事了,什麼事都敢乾。
今日竟敢逼宮
天啟皇帝道“諸卿以為朕會妥協”
張四知冠冕堂皇地道“陛下,此言差矣,陛下乃是天子,我等儘為人臣,今日揭發國賊,乃是理所應當,到時等國賊的罪證送上,陛下自然一清二楚了。”
張四知卻是氣定神閒。
隻要東西送了來,陛下又能如何張靜一肯定已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