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拿下”
幾個校尉已是將張邵按下。
張邵早已嚇得麵如土色,哀嚎道“臣知道。”
“你知道什麼”
“這些人鬥膽包天,所謂的礦業,其實不過是在魚目混珠,一切都是假的,他們是想要借此,騙取錢財,臣遍覽古今,未嘗聽聞有鬥膽如此的,隻是隻是臣不過是區區知府,在如此巨利麵前,又算的了什麼,臣得知這些人做的事之後,是一宿一宿不敢睡啊,唯恐事發,大禍臨頭,臣隻好隨波逐流,不敢去問,也不敢和他們同流合汙,這知府之位,真是如坐針氈”
天啟皇帝冷笑“朕要你這知府有何用,廢物一般的東西。”
張邵聽罷,倒是急了“臣固然是酒囊飯袋,自不待言,可臣有一言,不吐不快。當今天下如張嚴之這樣的人大行其道,身邊圍繞的,都是達官貴人,數不清的人與他親如兄弟一般,這些親如兄弟的人在何處不就是在京城,在廟堂之上嗎那位高權重的,若不是庇護他,他安敢如此的放肆,又怎麼敢這樣的有恃無恐”
張邵咬牙切齒道“真要論罪,這天下的文武,就算從京城的廣渠門排隊排到這邯鄲縣來,也輪不到臣。臣微末小官,雖說是地方父母,可對處廟堂之上的人而言,又算得了什麼臣沒有與他們同流合汙,已算是忠於職守,陛下又能讓臣怎麼做呢”
“是揭穿他們嗎怎麼揭穿,奏報送上去,還不等於是送到了張嚴之的手裡一般,這上上下下,哪一個沒得他的好處,不是他的人又有多少人,身家性命維係在他的身上,臣若是上奏,不過是枉死而已。”
“區區一個知府,敢去查嗎臣是人,不是神仙,人有七情六欲,會畏死,有父母在堂,妻兒在側,難道教臣拿雞蛋去碰石頭。臣不是要為自己辯護,臣隻知道若是天下清明,那麼像臣這樣還算安分守己之人,倒是如魚得水。可世道如此,臣這樣的人,能守著自己不伸出手去貪占便已難得,陛下何加罪於臣”
天啟皇帝“”
張靜一在旁苦笑,便揮揮手“好了,好了,你還要罵君上不成,來人鬆開他。”
天啟皇帝咬牙切齒道“此人還有理了。”
張靜一道“有一句話是沒錯的,真要有責任,要論罪,也輪不到他,說起來,陛下和臣的責任,隻怕比他還大一些,如若不然,出了這麼大的事,豈不也是陛下失察嗎罷了,彆和他計較。”
天啟皇帝漲紅了臉,本想說這都是貪官汙吏們的錯,是那張嚴之該死,可細細一想,卻隻是歎息“天下竟至這樣的地步,實在教人難堪。”
於是怒視著張嚴之“你等著,朕將他們統統都收拾了,到時再來收拾你。”
張邵已長長鬆了口氣,這時候倒是不怕了,道“若論到臣的頭上時,陛下隻怕非要殺十萬人不可。”
天啟皇帝剛想說那就殺你看看。
可細細一想,碰到張邵這樣的二貨,若是和他抬杠,似乎也顯得自己不甚高明。
於是便道“這廣平府有多少人與那張嚴之勾結。”
張邵這時道“上上下下,十之七八是有的。”
這個數目,沒有出乎天啟皇帝的預料之外,天啟皇帝皺眉道“情況你都了解嗎”
張邵想也不想“從前是不管也不問,不過若是陛下真敢論罪,那麼臣就心如明鏡了,府裡的同知,再到管理學政、籍帳、軍匠、驛遞、馬牧、盜賊、倉庫、河渠、溝防、道路等諸官,什麼人和姓張的有勾結,臣都知道。到了各縣,各縣的縣令、縣丞們,誰和他們走的近,臣也知道。再往下,恕臣無能,便不能知道了。還有這廣平府裡,哪些人牽涉其中臣也有些數。”
天啟皇帝又忍不住怒罵“現在才說知道,可見你這人如何奸猾。”
張邵索性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沒回嘴。
天啟皇帝道“你書姓名,立即奏上,現在開始拿人,先從廣平府開始,一個都不放過。”
張邵點頭道“這個好辦,隻是旨意下去,誰來執行臣鬥膽進言,知府衙門裡的三班差役,隻怕使喚不動,就算要使喚,隻怕十有,他們也去告密了。”
天啟皇帝側目看了張靜一一眼。
張靜一微笑道“交給我吧,你寫名字,我立即拿人。”
張邵看了一眼張靜一,他點點頭“隻是我瞧隨行的錦衣衛人馬不夠。”
張靜一哈哈一笑道“你隻看到了冰山上的人,卻不知這冰山之下,有多少,怎麼敢隨口說不夠呢。”
說著,張靜一道“來人”
一個校尉匆匆上前。
張靜一道“廣平府可以調用多少人手”
“回恩師的話,兩千四百九十四人”
,,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