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李自成提及了京城的人。
天啟皇帝卻是不以為然。
“這件事,朕也知道一些端倪。”隨即他看向李自成道“這些人確實可恨,隻是,也不足為慮,朕回了京城,便可將他們一網打儘。”
李自成苦笑以對,天啟皇帝沒有繼續追問,這說明天啟皇帝早已是穩操勝券。
說來也是可笑。
罵了人家十年的昏君,結果卻發現,這昏君的手段,遠比自己想象中要厲害的多。
次日,浩浩蕩蕩的大軍出發。
一封封奏報和天啟皇帝發出去的命令,也同時來回傳遞。
其實這個時候,才是真正考驗整個東林軍。
因為接近二十萬人的安置問題,要確保他們有飯吃,有衣穿,這已不是一個小小的邯鄲縣可以承載的。
不隻如此,又如何確保他們不會擾民,甚至沿途不會踩壞莊稼,要做好這些事,才真是費儘心思。
好在東林軍這邊,早有應對的方案。
這東林軍的本質,就是培養底層武官和軍中骨乾的,這些人不隻是作戰勇猛,最重要的是在軍中他們本就有關於組織人力、物力的學習課程,此時這三萬大軍,一同各司其職起來,倒也井然有序。
而令李自成和張獻忠比較欣慰的是,對他們居然連個看押的人都沒有。
隻是讓他們帶著部下隨軍而行。
這樣的待遇,哪裡像個俘虜
以至於李自成都忍不住歎息道“反了十年,今日真不知該哭還是該笑。”
張獻忠道“李兄弟也是這樣的感受嗎”
人非草木,怎會沒有感觸呢李自成道“不派人看押,就是不擔心我們跑了,這既是說對咱們放心,咱們若是當真逃了,反而不講義氣,豬狗不如。莫說弟兄們瞧我們不起,便是我們自己也看不起自己。何況他們有如此的信心,也印證了這官軍的厲害,看來這幾年,官軍的進步真是一日千裡,此前若是不降,隻怕現如今已成塚中枯骨了。”
張獻忠也不由得歎息道“俺也沒有想到,今日會走到這一步,你說李兄弟”
說到這裡,張獻忠努力地壓低了聲音“當初的時候,你可曾想過做天子嗎”
這話在現在是極忌諱的,李自成便很是警惕地看著張獻忠,覺得這孫子想坑害自己。
張獻忠卻笑了,繼續壓低聲音道“其實說實話,俺曾想過,不過現在,這念頭早已幻滅這大明的氣數,俺看完不了,不隻完不了,說不準中興有望。我本道這真是滿朝的昏君奸臣,現在看來,你瞧瞧陛下,再看看陛下身邊那個遼東郡王,還有隨來的武臣,哪一個不是精明強乾的”
“他娘的,上了那些該死的讀書人的當了,這些讀書的人,真是將書讀的心都黑了。”
李自成頷首著附和道“是啊,終究還是上了他們的當。”
“將來李兄弟有何打算”
“打算”李自成苦笑道“如今俺已心灰意冷,說不得,將來或許入廟做個和尚。”
張獻忠想了想,歎道“俺不一樣,俺心裡還有俗念,不過若是當真天下太平,倒想尋個幽靜所在,成日作詩,再將我的詩整為文集,交付識貨之人。”
李自成卻是道“現在卻還不能想這些,那遼東是個什麼樣子,尚且不知,何況說要建立農工衛,駐紮關外,也不知是什麼光景,還是先安置弟兄們再說吧。”
“是這個理。”
天啟皇帝卻也有自己的心事。
此番大捷,倒是讓他學會了一些新的技能。
某種程度而言,對人赦免和寬恕,倒也讓自己頗有幾分舒暢,他想著流寇的安置,又想到京城中的情況,便忍不住將張靜一叫到麵前來“張卿,你說這些人,是真心歸順嗎”
張靜一想了想道“臣不好說。”
天啟皇帝不解道“不好說又是什麼說法”
張靜一便道“因為主動權不在他們,而在於陛下。倘若陛下聖明,一掃弊政,而新政的舉措,能夠大得人心,教天下百姓,當真能吃一口飽飯,那麼李自成和張獻忠這樣的人,即便懷有異心,又能如何他們即便還想再反,隻怕連一個人都使喚不動。”
“可若是這天下還是如從前那般,任用的都是從前那些遼將,那些勾結私商之輩,庇護的是那些貪得無厭的士紳,那麼即便沒有這李自成和張獻忠,這天下又會出多少李自成和張獻忠這樣的人呢說到底,陛下這個問題,臣不好回答,這答案實則是在陛下的心裡。”
天啟皇帝忍不住歎息“萬千臣民的生死榮辱,祖宗的江山社稷,儘都維係在朕的身上嗎幸好朕有愛民之心,又確實還頗有聖明,如若不然,真不知如何是好。”
這話就有點不要臉了。
不過張靜一比他更不要臉“是啊,若不是陛下有堯舜之能,如何能令朝綱振作,又如何能打開今日這般的局麵呢”
天啟皇帝表示滿意,隨即道“朕若為堯舜,你便是伊尹、呂尚,朕不會教你吃虧的。”
張靜一也表示滿意,隻可惜的是,這種滿意隻能君臣關起門來說,若是放在外頭,認可的人可能就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