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王爺!我們的人去過南塘縣,也接觸過酒廠的人,他們說,想銷售‘女兒紅’酒的客商太多了,產量跟不上,隻能擇優、就近授權…”老鄭頭無奈道。
“想想辦法嗎。”魯王喝了一口茶,咂咂嘴說道,“若能搞到那釀酒的方子,我們豈不是又多了一種與鹽相媲美的好生意!”
“能不能拉攏過來那個釀酒的人?”阿全提議道。
胖老鄭眼皮子抖了一下道“聽說,發明那釀酒技術的就是南塘的小縣令,怎麼拉攏?”
“動動腦子嘛,威逼利誘啥的,隻要能搞來那技術就好!甭管用什麼法子。”魯王最後拍板道,“這件事就交給候仁和老鄭去辦!”
“是!王爺。”
二人拱手領命。
……
同一時間。
魯王趙泓擎的二哥益皇趙泓煜,也正在朝堂上與群臣議事,討論的也是關於錢的事
大益今年的稅收。
“陛下!”
戶部侍郎肖良奏道,“今年的稅收與往年相比,收繳難度大增,入庫減少了三成,二十二個州,隻有漳州交得最多,九成。魯州最少,才三成…”
“豈有此理!”益皇怒道,“看來我這個西弟是故意而為之啊,他魯州不比任何一州富有?”
“哼!”
益皇盛怒之下,隻記住了魯王的少,卻忽略了他的六皇子的多。
漳州受了魯州的害。
“另外!”肖侍郎繼續彙報道,“三百一十九個縣基本都是繳了六成或七成,隻有一個縣特彆,一文錢不少…”
“哦?”
益皇的眼睛亮了一下,這大概是今天朝堂之上聽到的一個最好的消息吧。
“哪個縣?”
“南塘縣。”
“果然!好個吳縣令。”益皇微微頷首道,“不虧是大益第一縣令啊!”
“又是南塘縣。”
群臣一陣騷動,議論紛紛,既‘六國文會’之後,這個邊境小縣令總時不時的出現在朝堂之上,大臣們的口中。
“肅靜!”大太監魏琦高喊。
“諸位臣公!”益皇提高聲調道,“爾等都聽到了吧,大益隻有一個南塘縣交齊了稅銀,可你們知道不?南塘縣的百姓可是不用交稅的!”
“啊!”
“什麼?我沒有聽錯吧!”
群臣又是一陣喧嘩,一個個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肅靜!”
魏公公尖細哦嗓音再度響起。
“對!”益皇接著說道,“你們沒有聽錯,吳縣令一上任就免去了全縣百姓的稅收。”
這次,百官都聽清楚了,一個個目瞪口呆,唏噓不己。
童尚書微閉著眼睛,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心裡卻在吐槽著眾臣
一群沒見過世麵的家夥!
“陛下聖明!”
一個胖乎乎的官員出列拱手道,“陛下慧眼識珠,所賜縣令果然非同反響,與眾不同,乃我大益之表率…”
“陛下聖明!”
“陛下獨具慧眼!”
一時間,群臣紛紛點讚,喝彩,拍益皇的馬屁。
朝堂之上,一片阿諛奉承之聲。
所謂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益皇聽著群臣的歌頌之聲,亦是心頭大喜,麵露微笑,一時竟忘了還有三成的稅未曾交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