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港島開始當大佬!
……
1948年4月16日,成立了一個月的華龍地產,在九龍尖沙咀、旺角、九龍城、觀塘,以及港島等30多個區域開始了大興土木。
在舉行開幕儀式的當天,作為港督的李洪亮以及港府的一群人員還專門為此發表了講話。
原因無他,隻因龍華地產這次開發的這30多個區域的樓盤當中,有一半都是和政府共同合作開發的公共屋邨,按照龍華地產對這些屋邨的詳細規劃。
一旦這些區域的屋邨全部建造完成,能夠直接解決港島幾十,甚至上百萬人的居住問題。
而這一計劃,所需要的資金,隻有很少一部分是由港府支付的,因為現在的港府根本沒有這麼多資金來搞這麼多公共屋邨。
畢竟哪怕是按照曆史的發展,港府開始搞公共屋邨的時候,也要等到幾年之後了,並且前期港府修建的屋邨數量也不是很多,都是一年一年慢慢積累而成的。
龍華地產聯合港府搞的這些公共屋邨,並不是幾層樓高的老式筒子樓,而是高達25層的高層住在。
這樣的房屋,與其說是公共屋邨,還不如說是商品房了。
這些公共屋邨,每棟樓25層,每層麵積約10000平方呎,也就是900多平方,每層有16戶,算上公攤麵積,每戶平均有56平米,每棟公共屋邨都設立了4部電梯。
按照這樣的設計,每棟公共屋邨至少能夠滿足約2000人居住,目前港島已經有一百多萬人,在未來幾年時間內這個數量還會翻翻甚至幾番。
這次龍華地產和港府共同開發的公共屋邨數量,一共有400棟,一旦這些公共屋邨建成,至少可以解決80萬人的居住問題。
而這一項能夠解決80萬人居住的民生工程,一旦完成,無論是民眾還是港府都有著很大的好處。
首先作為現在港府負責人的港督李洪亮能夠因此獲得巨大的政績,在民間也能夠獲得很大的聲望。
至於龍華地產也會因為這次計劃,成為港島最大的地產開發商。
因為龍華地產圈地的這幾十個區域,不但要新建400棟公共屋邨,還要修建300棟高達30層的商用住宅,以及20棟綜合商用大樓。
這20棟綜合商用寫字樓最少也有300米高,其中幾棟樓更是會高達400至500米。
目前這個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樓在北美,也就是著名的帝國大廈。
帝國大廈總高度380米,共計103層,在1931年就已經建成,距今已經過去了十多年。
既然這個世界上已經有了近400米的帝國大廈,那華燊現在在港島搞出幾棟幾百米高的摩天大樓也是很正常的。
畢竟哪怕是沒有華燊的介入,原本的港島在50至60年代這10年期間也到處都是高樓大廈了。
而現在有了華燊的介入,也隻是把這一情況給提前了而已。
當開幕儀式結束之後,港府官方的和港島眾多媒體報社在隨後的幾天時間裡,都紛紛大肆報道了這件事。
於此同時,在港島各地,龍華地產公司的員工以及工程師都紛紛的在各個負責的區域拿著圖紙指揮著工人,和大量的工程施工車輛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施工。
而由於龍華地產公司連續在多個地方施工,所需要的工人數量也十分的巨大,而這些用工需求也極大的解決了現目前湧入港島的眾多難民的工作和生活問題。
“阿叔,這報紙上說,去龍華地產的工地做工不但包吃住,每天還有2塊的工錢,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你們是才過來的吧?”
“是啊,大哥,我才從大陸逃難過來。”
“難怪你們不知道,看你們也都是老實人,那我就好好的給你們說道一下吧!”
“那就謝謝大哥了!”
“你們剛才看的報紙上說的都是真的,現在港島很多人都在龍地產那邊做工,特彆是像你們這種剛剛來港的新人。”
“真是太好了,那大哥,我們應該怎麼去那邊做工呢!”
“那邊,你們沿著這條街直走,在右拐就能夠看到了。”
“謝謝大哥,對了大哥你叫什麼?我叫鐵牛,等我賺到了工錢,一定要好好感謝大哥你。”
“等你先安頓好再說吧!我叫黃粱。”身穿黑色練功服的黃粱笑了笑,留下姓名就轉身離開。
……
隨著港島各地的大興土木,大搞建設,從內地來港島的人員數量也愈來愈多,從1948年的4月份的到7月份,僅僅3個月的時間裡內地湧入港島的人員就高達100萬,至此港島的人口也已經超過了已經快接近300萬。
麵對如此龐大的人口湧入,港府負責普查人口的負責人不由得變得憂心忡忡起來,不過當他將具體的信息彙報到了港督那裡之後,就得到了繼續放開赴港的限製。
顯然作為奴仆的李洪亮早就得到了華燊的吩咐,讓他引入更多的人員來港。
因為在華燊的計劃裡,他要在5年的時間裡,將港島打造成為一個人口超千萬的超現代化的國際大城市。
雖然這一計劃有些難以讓人相信,但在華燊的眼裡,卻是完全能夠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