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君再來!
第11章分家(二)
俞厝村地處丘陵地帶中的小平原,地少人多,人均不到二畝地,大部分人家一年中能有半年時間吃白米稀飯就算好年成了,其餘時間就是地瓜、疏菜、米糠之類混著吃,好在俞厝村土地肥沃,隨便扔個種子能長成一棵樹,一年能種兩季水稻,倒也沒聽說有誰家餓死人的事發生。
俞家祖上是村裡最大的地主,有百來畝地,到俞立信父親俞正升隻剩二十多畝,俞正升得了慢性咳喘病,病沒治好地卻賣得隻剩十畝。目前靠著這十畝水田,以及水田邊沿零星一些旱地用來種點菜疏,納官稅後勉強養活全家十多口人,經濟主要靠老大、老二的月錢收入。
俞立信吃過早飯就去請族長俞正有,恭恭敬敬地請俞正有在廳堂上首已磨得斑斑駁駁露出原木色的雕花官帽椅上坐著,奉上俞立衡帶回來的香茶,全家出來對族長行禮。
蘇氏羞愧道“我無能,致家宅不和,讓族長見笑了。”
俞正有放下茶盞道“老嫂子客氣了,咱們鄉下地方,沒那麼多規矩,樹大分枝是自然的,趁老嫂子還在分家,以後兄弟之間更親熱。”
蘇氏便提出分家方案來“先說大的方麵。家裡水田十畝,阿成還未成親,要多分一點補償,且也好說親,給三畝;阿衡孩子還小,以後還會養孩子,也給三畝;阿信孩子大了,算是全家幫著養了這麼幾年,就少分點,給二畝;剩下二畝我留著養老,各家水畝邊的菜地就算各家的。荔枝樹共十五棵,每家四棵,留三棵給我。我死後,我的東西留給給我養老的那家,這樣可好?”
俞正有不語,環顧眾人,俞立信先道“我沒意見。”
俞立成道“大哥家孩子多,隻分二畝田太少了,還是平分吧。”
劉氏道“大哥家孩子都大了,全家養了這麼多年,賺多了去了,小叔你可還沒成家,平分豈不是對你不公?”
蘇氏道“不用多說了,阿信既然沒意見,就這樣分吧。”
俞立成道“阿娘!”
蘇氏不理他,示意俞立信拿筆墨記上。
俞立成一改平時不哼不哈的性子,堅持道“那就我二畝,大哥三畝吧。”
蘇氏怒道“阿成你還是孩子,不要多嘴!”
俞立信拍拍俞立成的肩膀,提筆寫下。
俞立信寫好,蘇氏接著道“家裡剩的糧食也不多,先不分,這季農忙還是一起做,等糧食收上來再按田畝分。銀錢平分吧。”
阿君聽到這裡悄悄翻個白眼,明擺著這分家方案劉氏參與了,不知灌了阿嬤多少迷魂湯,家裡銀錢根本沒多少,劉氏不在乎,樂得平分,糧食就想要多占,阿嬤這心偏到天邊去了。唉,吃虧就吃虧吧,能分家就好。
俞正有插言道“弟妹,我說個話,糧食這麼分不公道,這季糧食是還沒分家時候收的,按理應該按人口分,按田畝分,阿信家留下稻種後得喝西北風去。”
俞立成搶著說“有二爺說得有道理,我讚成。”
劉氏瞪他一眼,卻也不敢多言。
蘇氏點點頭,讓俞立信記下。
接著道“農具、鍋碗等平分,家具各屋算各家的。雞鴨平分,豬等年底賣了分錢,仍由阿姿阿君喂,菜地、瓜果等今年的先不分,也不好分,想吃就去摘吧。”
“阿成的親事得由兩個哥哥負擔,就每家負擔五貫吧。”
“阿成還小,我暫時跟阿成過,幫他成親後再跟阿衡過,阿衡不在家,我得幫著帶孩子。房子呢,左側歸阿成,我先住一間,右側歸阿衡,後麵三間歸阿信。今天不下地了,下午你們兩家就換過來。”
方氏抬眼看一下俞立信,見他不說話,隻好開口小聲道“阿娘,後頭三間給我們,就要收拾一間做廳堂,還要一間廚房,我們孩子多,不夠住啊。”
蘇氏道“我以後跟阿衡住,阿衡搬過來才方便。你讓我老了以後兩邊跑?”
劉氏開口欲言,想了想又閉上嘴,她其實不想跟婆婆過日子,可是阿衡不在家,娘家可以助些銀錢,田裡的事卻無法依靠,婆婆還年輕可以乾很多事,又有二畝養老田,養了婆婆還得好名聲,跟婆婆住似乎也不吃虧?
方氏道“阿信是長子,理應是我們給阿娘養老。”
蘇氏冷笑道“我已經給你帶大了四個孩子,你還不知足?阿衡、阿成還指著我帶孩子呢。你們要是有孝心,以後每年給我幾擔養老糧食就行了。”
劉氏道“大哥大嫂放心吧,阿娘跟著我們住,我們一定孝順阿娘,不會讓阿娘累著的。”
俞立信拿起筆“就這樣吧,我沒意見。”
蘇氏暗恨方氏多嘴,道“阿信加上一筆,你們大房以後每年給我二擔穀子養老。”
二擔就是二百斤。
二畝田,每年再給出二擔穀子,還能剩多少?一家六口,夠吃三個月就不錯了!但這事涉及到養老,俞正有也不好多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