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君又求方氏去族長家借十斤白米來,順道去各家問問有沒有多餘的苧麻賣,收購一些來。
眾人匆匆吃完晚飯,分頭行動去了。誰也沒注意到阿茂這小家夥偷偷溜出去了。
卻說阿茂傍晚在橋頭聽了王氏的話非常生氣,又想到二姐姐說過,遇事得動腦筋才算聰明,一直在想怎麼給王氏教訓,直到吃過晚飯,總算想到一個辦法,一想到這事做完後王氏氣急敗壞的樣子,二姐姐誇自己聰明的樣子,嘴角的弧度就怎麼也壓不下去。
細細的月牙兒剛掛在山尖尖,夜幕降臨,阿茂溜到村尾一架垂掛滿大大小小絲瓜的瓜藤下,看看四周無人,來到瓜藤根部前蹲下,掏出藏在身上的碎瓦片開始挖土,挖出二寸來長粗壯的根來,咬著牙使勁用瓦片鋸著絲瓜根,緊張得手有點微微發抖,不時轉頭看看四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鋸斷了,鬆了口氣,又掏出一根細細的竹簽把絲瓜根兩頭給接回去,再把土埋上,踩上幾腳,看看沒有破綻,滿意地點點頭,叉著腰,哼,叫你欺負我阿娘,讓你沒有絲瓜吃!一溜煙跑回家去了。
到家時一個人都不在,阿茂自己到廚房洗手,就著昏暗的夜色,把小泥手伸進盆裡淺淺的一點水裡一通劃拉,那可憐的一點水立刻成了黑黑的泥水。
阿茂吃力地抱著水盆往門外跌跌撞撞走去,小短腿被門檻拌了一下,手一鬆,水盆骨碌碌滾遠了,肚皮掛在門檻上,小烏龜似地扒拉著四肢起不來。
凝姿和阿君帶著李君實從河邊放蝦籠回來,正好看到這一幕,笑得彎了腰,凝姿忙扶起阿茂,給他拍拍衣裳,皺眉道“才換的衣裳,怎麼又成了小泥猴子了?你去哪玩了?”
阿茂使勁抿住要往兩邊翹的嘴唇,搖搖頭不答話,眼珠子滴溜溜往旁邊斜就是不看阿君。阿君就知道這小子一定是做了什麼事不想說,這時候問也問不出來,不理他過兩天自己就憋不住。
不一時方氏背了一袋子米回來,微微有些喘地對阿君道“有五家願意賣麻,總共有一百八十斤。明天去拿,說好了錢先欠著。”
阿君對一百八十斤麻沒有概念,但不管多少買得著總是開心的,忙端起一把凳子放方氏身後,道“阿娘你辛苦啦,先坐下說。”
方氏心裡暖暖的,摸摸阿君腦袋笑道“還有什麼要我做的?你說吧,過幾天割稻子沒空,趁這幾天趕緊做了。”
阿君道“阿娘你明天做完早飯,先燜七斤米的乾飯,裝到大瓦罐裡,剩下三斤我拿到阿爹那兒煮稀飯,肯定有人想吃稀飯。然後把麻泡到水裡去就行了,記得找個離村子遠些的地方泡,彆讓人學到了。”
俞立成手腳麻利,不到酉末就編好十個竹飯盒過來給阿君驗收,阿君撿起個翻來覆去地看了一遍,方方正正平平整整,不由大喜,連連點頭大讚“三叔你真厲害!編得真好!不用再編了,再削些筷子,破些竹蔑明天帶去,用多少編多少。明天早點過來咱們去撈蝦網,撿河螺。”
第二天阿君寅末即起,直忙到巳正才把一切搞定,做了七個菜黃瓜清炒蝦仁、蝦仁雞蛋羹、炒菠菜、炒河螺、紅燒獅子頭、涼拌紅蘿卜絲、酸辣小魚乾。菜用瓦缽裝上,又把家裡所有的十個粗瓷大碗帶上,裝好擔子,擔子兩頭掛上竹飯盒,俞立成挑起,迎風飄飄蕩蕩大步走在前,阿君蹦蹦跳跳跟在後麵,李君實和阿茂眼熱地看著兩人消失在橋尾,隻得另找樂趣去了。
依然歇在昨天那大石塊處,阿君拿粗麻布鋪在大石塊上,把菜擺上去,隻等學子們下學。俞立成抓緊時間繼續編飯盒。阿君提著三斤米跑去俞立信處,快速地淘米下鍋、燒火,直等稀飯煮好,已是午初過了。
阿君又跑回去,換俞立成提著一個缽頭,裡麵裝著給俞立信父子的菜,去把稀飯提出來。
阿君拿起飯盒,先盛大半盒米飯,再隨機挑兩葷兩素四個菜蓋在飯上,裝了十盒放入籃子裡就不再裝了,這是樣品,可以賣給那些不挑口味的人,具體還是要根據各人要求來裝。
俞立成是跟在一窩蜂湧出來的學子們身後出來的,提著裝著滿滿稀飯的粗瓷缸,小心翼翼地走著,生怕撞著哪個學子。
學子們果然又看到阿君,吵吵嚷嚷地圍上來,七嘴八舌地問著“咦,今天這麼多菜啊?”
“我看我看,有沒有我愛吃的紅燒肉?”
“我要吃昨天那樣的炒螺!”
也有誇張地哀嚎“怎麼都是乾飯啊?我想吃稀飯呀!”
阿君笑咪咪地看著他們吵鬨,片刻吵嚷聲稍低,才高聲道“各位師兄,今天是盒飯,你們可以挑自己喜歡的菜,葷菜三文,素菜一文,飯一文,一盒兩葷兩素八文;想要稀飯的話,一碗稀飯同樣四個菜是七文。飯可以免費加一碗。再多一碗加一文。”
阿君本來是想象前世快餐店一樣,飯免費吃到飽的,但考慮這時代稻穀產量低,白米貴,這些學子很多到了半大小子吃窮老子的年齡,來幾個吃三四碗乾飯的,就虧了。
如此稀罕的盒飯,這些男孩子又正在好奇貪新鮮年齡,毫無懸念地引發搶購潮流,不多時哄搶一空,連稀飯都沒剩下。
兩人收拾攤子,把沉甸甸地荷包也扔進擔子裡,俞立成挑著,去俞立信處歇腳。
沒想到俞立信父子還沒吃飯,都坐在飯桌邊等著。看到兩人進來,俞立信笑道“我估摸著你們沒空吃飯,多煮了點飯,一起吃吧。”
俞立成開心大笑道“大哥你還真說對了,可不忙得沒空吃飯,就有空,也沒飯吃了,都給那幫小子們搶去了!”
阿君興奮地從擔子裡拿起荷包,拉開束繩,往床上嘩啦啦倒出小山似的一堆銅錢來,阿惟一把拉開阿君“小財迷,趕緊洗手吃飯,我餓壞了!”
阿君吃完扔下飯碗就跑去數錢了。
阿惟認命地去洗碗。
每一百個錢串成一串,不多時就串了五串,剩下的數了數,正好有20文。俞立信兄弟起先是好笑地看著阿君數錢,等數完都驚訝地張大嘴,半天時間賺這麼多!阿君細細算著帳“這是毛利,還沒扣除成本呢。昨天借了族長家十斤米,米一斤9文要90文,用了二斤肉44文,蝦、螺雖是河裡撈的,也得算進成本,蝦大概用了三斤,每斤12文共36文,螺五斤算10文,還有柴草青菜也要算,成本要200多文呢,扣下來咱們賺了300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