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占一百億!
祁雲寫過劇本,但並沒有做過編劇。
可他上輩子沒少聽編劇朋友吐槽、訴苦,說編劇這個職業,就不是人乾的事。
資方跳票、合同糾紛、稿子被拒、稿子被抄、定金不給、尾款不結、寫了沒拍、拍了亂改,拍完沒播、播了被罵……
一個劇本磨三年是基本操作,十年磨一本的都大有人在。
倒不是真的需要寫這麼久,而是劇本寫好之後,要給導演、製片人、平台負責人、演員看,然後根據大家的意見修改。
都是大忙人,一看幾個月都是有可能的。
這些人覺得滿意後,就要去攝影棚、實景地,劇本裡好多場景無法重現,那麼就隻能修改劇本。
這一改之後,又是圍讀會。
有些編劇朋友,更喜歡稱之為圍堵會,意味著大家最後一次對劇本圍追堵截。
製片人、導演、監製、道具組、特效組、美術組、動作組、各種顧問……大家坐在一起,開始一個場景一個場景地討論。
動作組說,這街上人多、車多,打戲不好拍,能不能改到彆的地方打?
改!
特效組又說,那裡地方太大,綠布搭不了啊!
改!
……
完了製片人還要來一句殺手鐧預算不夠。
改改改!
……
總之作為一個編劇,不是在改劇本,就是在改劇本的路上。
個中辛酸,可能隻有當事人才能體會。
當然,這種事也不能說誰對誰錯。
編劇筆下是一個理想的世界,但理想和現實是有差距的。
想要儘可能縮小這個差距,把理想變成現實,唯一的辦法就是砸錢。
街上人多了打不了,把街包下來,然後請幾百個群演嘛。
特效做不了,那就搭實景。
可是出品方也想賺錢,上麵要賺錢,下麵要撈錢,肯定要控製成本。
而且現在的演員片酬太高了,其他預算肯定減少。
特彆是現在的玄幻大劇,飛天遁地、拳破山河,要是舍不得花錢做特效,唯一的結果就是“鬥氣化馬”。
圍讀會後,劇本最終定稿,之後基本就沒編劇什麼事了。
但《誅神》跟這些又有點不一樣。
《誅神》從立項、融資、前期籌備到正式開機,一共也就四個月時間。
這麼短的時間裡,劇本能初步寫完就不錯了。
可沒有製片人、導演的再三審核,沒有實地考察,沒有各部門的圍追堵截,在拍攝的時候絕對會出大問題。
所以為了有效解決這個問題,《誅神》的每一個拍攝小組,都有一名跟組編劇。
他們的職責,就是根據現場情況,隨時隨地修改、調整劇本。
可想而知,跟組編劇的工作量有多大。
但對於張奕哲的這個問題,祁雲也沒有標準答案。
於是他回道“編劇想讓劇本更完美,沒錯。製作方要考慮成本、技術,也沒錯。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如何取舍,因人而異。”
“那如果是你呢?”張奕哲又問,“如果你站在我的位置,會怎麼做?”
“我嗎?”祁雲笑道,“這麼說吧,如果是我,從最開始就不會接這個工作。”
張奕哲聽了一愣,不過隨即苦笑一聲。
的確,當初在接這個工作的時候,他也曾經仔細考慮過。
從肖巍老師的工作室接這個項目時,他其實心裡就知道了,如此倉促弄出來的劇本肯定要出大問題。
但他卻不像祁雲這樣,有可以自由選擇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