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時,青州軍占據地利,雙方在狹小的街道上交戰,兵力施展不開。然而,漢軍英勇,一陣猛衝,慢慢往裡推進,後麵進城的士兵越來越多,逐漸有了兵力優勢。青州軍陣腳大亂,開始節節敗退。
漢軍士氣大振,喊殺聲更加震耳欲聾。他們乘勝追擊,將青州軍逼至絕境。管統見大勢已去,無奈之下,隻得轉身逃跑,但漢軍氣勢洶洶,一路追擊,他死於亂戰之中。
一個多時辰後,戰鬥結束,青州軍逃散而去,漢軍占據了臨淄城。
攻占臨淄城後,孫邵坐鎮臨淄,賀齊和呂範率軍出發,以黃河為界線,橫掃黃河南岸的平原、濟南、齊、樂安四個郡國下麵各縣。這些城池沒有重兵把守,漢軍一到,立即投降,稍有抵抗的,也會被漢軍破城。一個月時間,漢軍所到之處,攻無不克,青州除了北海和東萊,已儘入漢軍之手。
……
青州北海營陵城
蔣欽初時發動數次猛攻,拿不下營陵城,漸漸放緩了攻城的節奏。他也在等孫邵的消息,一旦孫邵奇襲臨淄得手,營陵必會恐慌,屆時才是攻城的最佳時間。
營陵城內,看到漢軍攻城放緩,袁譚心中稍安,總算是暫時守住了。時間過得快,二十天過去了。這天,他和辛評、郭圖等在巡視城頭,漢軍並沒有列陣攻城。
“本以為敵軍會猛攻營陵,如今攻城卻越來越少了,莫非敵軍有陰謀?”連袁譚都覺得奇怪了。
“敵軍緩攻,想必是自知兵力不足。”
“但若兵力不足,又為何偏偏要進兵營陵呢?”
這下連辛評也無法解釋,也隻好不說話。
郭圖反而有了想法:“莫非敵軍在等某個契機?”
“什麼契機?”
郭圖也無法解釋,隻是搖了搖頭。
這時,一個士兵跑了過來:“報衛將軍,大事不妙了,臨淄方向傳來消息。”
“臨淄能有什麼消息?”
“敵軍上萬軍隊突襲臨淄,管國相沒有防備,今臨淄已經被敵軍攻破,管國相下落不明。”
“什麼?怎麼如此?”袁譚大驚失色,下意識地抓住士兵的雙臂,使勁搖晃起來。
“消息已確認,臨淄方向也已有士兵前來彙報,這是五天前的事情了。”
得到確切的消息,袁譚再也抑製不住心中的恐懼,身子一軟,癱坐在地上。郭圖和辛評,連忙上前,一左一右扶他起來,兩人與袁譚一樣感到震驚。
“難怪敵軍一直沒有進攻,原來是趁機攻打臨淄去了。”辛評歎了口氣:“如今臨淄被破,敵軍必可兵進北海,如此一下,敵軍兵力雄厚,士氣正盛,營陵危矣!”
“那我們該……怎麼辦?”
半晌,辛評搖了搖頭,隻吐了四個字:“唯有死守。”
“我……我……能不能投降?”
辛評聽了,看著袁譚:“此時才降,隻怕已經晚了。”
袁譚一陣黯然。
“不過,營陵有近兩萬兵力,又城牆堅固,敵軍現攻城有兩萬大軍,再加上攻臨淄的上萬軍隊,也不過三萬大軍,想攻破營陵,也並不容易,衛將軍繼續堅守,或許能堅持個一年半載,屆時敵軍糧草不繼,必會退兵。”
袁譚聽了,稍稍安心。旁邊的郭圖看了辛評一眼,長歎了口氣,唉,不過是安慰之言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