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虞家養了上百隻雞鴨,全村人一直都看著。
所以路上也有人問他們:“我看你們家雞鴨都長大了一些,每天要吃的草是不是更多了,你們家要不要找人幫忙割草啊?”
聽到這話,好些人都說自家有孩子能幫忙,到時候他們家隻要給孩子一點吃的就行。
許虞他們並沒有反對也沒有答應。
楊文慧隻說:“現在我一個人割的草就夠,山上還有芭蕉樹可以砍來喂它們,不用幫忙。”
“那以後需要幫忙的時候你們一定要說,我們家孩子反正閒著也是閒著,讓他們乾乾活也好。”
“行。”
等和這些人分路走後,楊文慧和許虞他們說了一下:“等雞鴨再長大一點確實需要人幫忙割草,我想找老三家的石蘭來幫忙,畢竟是兄弟,對我們家也沒落井下石過,他們家過得這麼困難,到時候我就給石蘭一點錢,也讓她可以貼補一點家用,你們覺得怎麼樣?”
蔣青雲和許虞都讚同她的安排。
不過許虞想到什麼,就說:“要是你給石蘭妹妹錢,肯定有很多人想賺這個錢,到時候他們問到你麵前了,你會不會不好拒絕?”
“沒什麼不好拒絕的,反正我給錢我最大。”
許虞聽到這話就忍不住笑了出來,還讚同的直點頭。
又過了兩天,村長就通知了上坪村要做些什麼項目。
一是縣城家具廠需要大量的木工做雕刻,所以村裡會木工雕刻的都可以參與。
村裡會木工的人不算多,但是蔣俊就會,等村長通知後,他們家就去領了一些木料回去。
一直躺在床上不出門的蔣俊也在木料領回去的當天被扶出來坐在了大門邊做起了木料雕刻,蔣三嬸和蔣石蘭給他打下手。
一時間,他們家直接成了全村關注的焦點。
有羨慕的,也有質疑的。
當他雕刻出對方滿意的圖案,給他下了訂單後,質疑的聲音也變成了羨慕。
李翠花卻是直接紅了眼。
“他一個瘸子都能賺錢,憑什麼我們家全是壯勞動力隻能在地裡忙活。”
“不行,小剛、小磊,你們也去學木工學雕花,他都能賺到錢,你們學好了肯定比他賺得更多。”
但是村裡有手藝的師傅怎麼可能隨隨便便把手藝教給外人。
除非拜師學藝。
以前拜師學藝隻需要割兩斤豬肉打兩斤酒再買些其他吃食就行,但是這兩年大家日子稍微好過了一些,所以想拜師學藝,不但得割豬肉打酒買吃食,還得給十塊錢。
李翠花想讓兩個兒子去學,他們家哪裡拿得出來二十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