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石橋,此時的銀口也有人在談論和袁斌有關的話題。
這兩人便是馬興國和趙天鷹。
袁斌雖然調走了,趙天鷹的心裡卻仍然有一個小疙瘩。
當馬興國對他說:“趙總真是有本事,你還真能把袁斌弄走。”
趙天鷹的臉上卻浮現出一抹擔憂的神色。
馬興國問:“趙總,袁斌一直是你的心病,現在他走了,你怎麼還是一臉愁容?”
趙天鷹輕輕歎了口氣:“馬市長有所不知,我當初隻顧著想讓袁斌離開銀口,沒想到上麵會把他安排到石橋。”
馬興國有些不解地問:“安排到石橋有什麼不妥?”
趙天鷹說:“我有個侄子在石橋,和我一樣,也做點小買賣。我怕袁斌會報複我那個侄子。”
馬興國的眼睛轉了轉道:“咱們有一說一,袁斌不是會報複人的性格,不過你還是勸勸你那個侄子,最近幾年做事情低調點。”
趙天鷹有些無奈地說道:“現在的年輕人都很有個性,他要是肯聽我的倒好了。”
和馬興國分開後,趙天鷹又給他的侄子趙龍旗打了一個電話,聊起袁斌的事。
這已經是他第三次打電話,聊的內容和之前也差不多,都是勸他低調點。
趙龍旗的態度也和之前差不多:“大伯,我把話撂這,這個姓袁的要是能在我們這待超過半年,我以後什麼都聽你的。”
趙天鷹在趙龍旗的身上看到自己當年的影子,那種天不怕地不怕的氣勢。
他不由想,或許自己真的是年齡大了,理解不了年輕的心理。也可能自己太把袁斌當回事了。
他也不再勸趙龍旗,想著袁斌若是真的敢動趙龍旗,他這個大伯也不是擺設。
當天晚上,劉思彤跑到石橋來找袁斌。
袁斌本來說要回去找她,但劉思彤非要過來。
她的理由是想過來看一下石橋的整體環境。
她趕到石橋的時候,天還沒有黑。
袁斌陪著她在石橋的街道上壓馬路。
劉思彤回憶道:“你還記得我當初陪你在虞山縣裡溜達不?”
袁斌說:“當然記得。”
劉思彤環視著周圍的環境,對袁斌說:“這裡的整體建設看著要比虞山縣強很多,但我聽說,石橋現在的經濟可趕不上虞山。它還是一個縣級市。”
袁斌回道:“虞山的招商引資工作做得很好,有那麼多企業加持,它的經濟情況一定會好。”
劉思彤搖頭說可惜:“開發區明明是你的功勞,最後卻讓後來人摘了果子。”
袁斌說道:“不能這麼講,不管是誰在做,隻要能造福當地的百姓就是好事情。”
劉思彤輕輕歎氣:“要是所有的政府官員都能像你這麼想就好了。聽說虞山縣的縣委書記還是一個女人,年紀比我還小。”
袁斌知道她說的是關酥彤,也沒接話。
劉思彤隨即又提到了另一個人。
“老公,你知道虞山現在的縣長是誰麼?”
袁斌搖搖頭:“我最近沒怎麼關注虞山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