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後體內微生物分解會產生大量氣體,如果這些氣體無法正常排出就會積蓄在體內導致腹部隆起,不久它將爆開,腹內的腐敗物會四處飛濺。
前線士兵稱這種現象為屍爆,他們已習慣了這種現象,夜深人靜時如果沒有炮火轟炸,屍爆的聲音就會此起彼伏。
《費加羅報》是貴族報,那一個個貴族老爺們清晨起床,穿著睡衣悠閒的喝著咖啡,在享用精致的早餐時隨手拿起報紙,看到的卻是這樣的畫麵和這些注釋。
他們甚至感覺到爆開的穢物飛濺到他們的食物裡,咖啡和醬汁是黑色的,還有那濃稠、條狀、冒著熱氣的巧克力。
《功勳報》很明智的選擇了不做出頭鳥,它依舊在科普如何在潮濕積水的戰壕中避免因為“戰壕腳”而被截肢。
不過這似乎用處不大,許多人有意得“戰壕腳”,因為前線的恐怖程度已遠超截肢。
記者們不是傻瓜,他們很快就想到:
在同一條戰線上,如果英國人傷亡如此之大,是不是意味著法軍的傷亡也差不多?
如果英國人隱瞞真相,是不是尼維勒也在做同樣的事?
於是很自然的,法軍陣地的狀況也被拍了出來,與英軍的情況不相上下。
重點在於付出如此之大的傷亡後戰線卻毫無進展。
人們明白了:
“他們在撒謊,他們試圖掩蓋一切。”
“從來就沒有什麼德國人的詭計,德國人說的都是事實!”
“他們隻是為了掩蓋自己的無能,士兵們正在毫無意義、毫無尊嚴的死去,他們是殺人凶手!”
……
民眾和名流紛紛要求法蘭西政府公開傷亡數據和戰場真實情況,政府組織議會討論,議會在壓力下又倒逼軍方。
最終,這個皮球被踢到法軍總司令尼維勒的腳下。
……
索姆河南岸,親臨前線指揮的尼維勒看著政府發來的電報陷入為難中。
這不是法軍傷亡的問題。
法軍傷亡不算大,一周以來隻傷亡兩萬餘人,這算不了什麼。
(注:法軍投入索姆河戰役的兵力不多,傷亡主要是英軍)
問題在於,他戰前告訴所有人隻需幾天就能取得勝利,又不斷吹噓前線正在獲得勝利,現在卻沒有一點進展。
他知道這曝光後意味著什麼。
他辛苦得到的總司令位置很可能保不住,還有可能步霞飛後塵被開除軍籍,畢竟要為這次徒勞的傷亡負責。
不,一定要取得勝利,尼維勒想,隻有這樣才能給議會和民眾一個交待!
可是,怎麼才能取得勝利?
這對夏爾而言或許唾手而得,但對彆人卻是一個高不可攀的夢想!
尼維勒忽然想到:我是法軍總司令,為什麼不讓夏爾來救場?英國人要與夏爾攀比那是英國人的事,我至少要過了眼前這一關!
直接調或許太敏感,有失身份也有損顏麵。
借議會之手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