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的將一些像餃子包子這樣的半成品做出來,這些都被她存到空間了。
等到想吃的時候可以直接拿出來,劉水丫這一通忙活,直到二十八才停下。
今年作為建國後的第一年,縣裡現在還是有些熱鬨的。
這都是聽強子伯伯說的,他還告訴劉水丫這兩天縣裡還有廟會。
之所以告訴劉水丫,是因為那一天他們打算去縣裡看。
廟會可是人多熱鬨的地方,很多應年景的東西都有。
劉水丫早就想去縣裡看看了,現在正好有機會,也是真的很不錯的。
便宜弟弟現在也是對什麼都感興趣的年紀,劉水丫也想帶他去看看。
正好海花嬸子她們一家人都去,她去的話也不會如何。
劉水丫直接就答應了,強子伯伯點頭讓人到時候早上到他家集合。
劉水丫也是答應了,這完全就沒什麼不答應的理由。
次日清晨,劉水丫早早收拾好,背著筐子抱著便宜弟弟到了海花嬸子家。
海花嬸子他們也是笑嗬嗬的,都穿著新衣服,一家人整整齊齊的。
看到劉水丫,立馬招呼著劉水丫坐上驢車。
劉水丫將劉海清放在驢車上,將筐子從背上取下來,再將便宜弟弟放到筐子裡。
“喲!海清這小臉又圓了!”
海花嬸子笑嗬嗬的打趣。
“沒!沒有!”
劉海清趕忙捂著小胖臉,直搖頭。
“好好,沒有!這是福氣的象征!”
強子伯伯和他家大兒子在趕車,其他人都坐在車鬥裡,海螺他們這些小的都被抱著。
“水丫,今年可以過個富足年啊!”
海花嬸子的大兒媳婦這樣說,也是因為劉水丫養豬確實收入還行。
“今年還可以,不過也挺辛苦的!”
這個倒沒什麼不能說的,也就她力氣大,要是彆人肯定養不出這個重量的豬。
劉水丫倒是沒在意海花嬸子他們養不養豬,不過覺得他們養豬的可能不大!
海花嬸子家裡就那麼大,要曬海貨,也不可能再修一個豬圈。
“還是要養的多才行!”
海花嬸子也不是不知道,去年就沒賺那麼多!
“這個倒是真的,要是時間充足,其實養羊更好一點!”
有過養羊的經曆,養羊就是比較麻煩必須放外麵去。
不然其實養羊也挺劃算的,不過劉水丫不太喜歡被羊牽著!
不然肯定養羊是首選,不過養豬也不賴的。
“好像確實是這樣的?”
海花嬸子也是有所了解的,養羊隻要不生病,基本上也就最開始買的時候會花錢,之後生崽了就是在賺的。
“水丫,你怎麼不養羊了!”
養羊賺的多,養羊肯定更劃算的。
“羊也不是那麼好養的!時間上不太自由啊!”
劉水丫沒有直接說不太合適,不過話裡的意思就是不想受限製!
本身就不是奔著能一下收入很多,隻是為了有一個可以賺錢的擋著。
劉水丫就算花錢大手大腳,也不會有人覺得如何,最多也是說劉水丫不會打算。
這些劉水丫都不在意,反正隻要有個擋箭牌就好了。
“這個倒也是!”
自然是聽過的,不過覺得也沒什麼太大的關係。
海花嬸子覺得要是等以後分家了,她和老頭子可以試著搞搞養殖。
養這些牲畜,是真的費時間,費精力。
“海花嬸子你們去過很多次廟會嗎?”
劉水丫也不太想繼續那些話題,就怕彆人問她這次賺了多少錢!
畢竟也不缺這種八卦的人,要是真的問到了這事上,她也沒辦法隱瞞太多!
其實這事兒也瞞不了什麼,村裡跟隔壁村的屠夫關係好的也不是沒有,真要打聽其實也是能知道的。
“這個年年都有!我們也不是年年都有足夠多的錢來逛廟會。”
逛廟會就是置辦東西的,沒什麼錢的話是真的沒辦法來!
今年雖然也花了不少,但是運氣足夠好,收獲真的不錯,有了些餘錢。
富足的年啊!自然要來廟會上好好逛一逛,看看有什麼不一樣了!
“那這個廟會都會有什麼呢?”
劉水丫很好奇,不知道這會兒的廟會,跟以前的會不會有什麼不一樣!
“今年還不知道,往年啊!有很多東西賣還有表演,真的可熱鬨了!”
說這個的是海花嬸子的大兒媳,她自己其實逛廟會逛的不多,不過大體有什麼還是知道的。
“那真的很熱鬨啊!”
聽到這樣說,劉水丫腦海裡就浮現出了熱鬨的畫麵!
“那是肯定的,不過廟會人也很多,你帶著海清,待會兒要跟好我們啊!”
彆的不擔心,就擔心有拍花子,這要是出點什麼意外可就不好了!
“放心吧!海花嬸子我會好好帶著弟弟跟緊你們的。”
筐子帶了一個,至於買不買東西,那都是看了才知道的!
海花嬸子他們自己也帶來筐子和麻布袋的,劉水丫也沒有打聽他們買什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其實劉水丫完全就不怕什麼拍花子,真要有,她絕對能將他們送進去。
進入縣城後,劉水丫的精神力就開著。
除了了這個,還在便宜弟弟身上留了一絲精神力,有這精神力在不管怎麼樣,在縣城的範圍肯定丟不了。
劉水丫也不是個馬大哈的人,既然敢把劉海清帶出來,自然也不是沒有底牌的。
雖然不能明說,也明白不能影響海花嬸子他們逛廟會買東西。
一停好驢車,因為停在老熟人的地方,所以海花嬸子他們一家也都一起行動了。
車鬥裡的筐子和麻布袋都給帶上了,打算待會兒裝東西用。
這會兒可沒什麼塑料袋,裝東西都是得自備筐子或者麻布袋,這套路大家都熟悉。
就像劉水丫也不確定自己會不會買東西,但是還是帶了一個筐子一樣。
反正上縣裡來,就不能空手來,尤其是這種有熟人的時候。
劉水丫可是很明白的,不然也不可能融入其中。
這去縣裡的還是很多的,個個不是帶著筐就是拿著麻布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