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歡迎關注——原創傳統武俠小說《破虜英雄傳》
群道聽到釋迦摩薩如此說,一起又大叫起來,紛紛痛斥最近喇嘛的種種惡行。
藍袍公子笑道:“你們所說都是一麵之詞無憑無據,我們可有證據!”群道一起道:“那拿出證據看看?”藍袍公子冷笑幾聲,道:“好,就讓你們心服口服,”轉頭道:“把證據拿來,讓他們看看!“這時群僧中走出幾個僧人,手裡各拿厚厚幾本雕刻書籍,來到群道前,放在地上。群道走過去,各拿一本看了看,眾道看到封麵,頓時無言,隻見那幾本書,分彆是《混元上德皇帝明威化胡成佛經》,《老子化胡經》,《老君八十一化經》等道教書籍。
西晉時,道教流傳《老子化胡經》,記述老子入天竺變化為佛陀,教胡人為佛教之事。“胡”指的就是釋迦牟尼。後來,這本經書成了道教徒眾的依據,借此說明道教地位高於佛教。到了宋代後,有了活字印刷術,這些書籍紛紛印刷成冊。曆史上儒家、佛、道三家多次辯論,其中以佛道論戰尤甚激烈,大小幾十回辯論,雙方各有輸贏勝負,大多以當時皇帝喜好為勝負關鍵。每當一個新朝代興起,儒佛道論戰尤其多,今蒙元初立,趙宋敗亡之際,佛道論戰又起,世人也見多不怪了。
藍衣公子又道:“慧慶禪師你來說說這是怎麼回事?”這是眾僧中走出一名中年僧人,他雙手合十道:“貧僧法號慧慶,這幾本道教臧典嚴重違背褻瀆佛門,道士欺騙民眾,淨做不軌、不法之事,在這些書中說老子李耳生在“五運”——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極之前,如此妄言,根據在何處?還說老子還曾到天竺度化佛祖如來,更是無恥之極!《史記》明明講老子、孔子同時處在衰周之際,是周的後期。你們還對抗朝廷,依仗人多事眾,武功高強,然後就到處做惡,占領眾多佛寺,損毀佛像,打擊石塔,占植寺家園果梨栗,霸占寺院的水土田地,大略言之,十年前我們星雲寺就被道士強搶占走,害的我師父悲痛而死,我們是兄弟無寺可去,流離失所,吃儘苦頭。這個公道今日一定要討回,還請國師主持公道!!!”
釋迦摩薩聽了點頭道:“不知張掌教如何解釋?”這佛道之爭自古有之,自從佛教進入中國後就時常有之,雙方互有勝負,所以王重陽創立全真教融會三教經藏,宣揚三教合一,但還是無法阻止三教之爭,特彆是佛道之爭。
這時群道中走出一個道人道:“聽聞佛教的《釋迦文佛像讚序》中說:“昔周姬之末,有大聖號佛;……絡聘周以曾玄。”其大意是佛不但是老子的師父,而且還是他的“太爺”輩,老子和莊子都是佛的“曾孫”和“玄孫”,連當弟子的資格都不夠。這又如何解釋!”又有一個道士出來道:“《正誣論》,說老子聞道於竺乾古先生。古先生即是佛,所以老子不過是佛的徒弟。這不也違背事實嗎?”又站出來一個道士道:“還有一本有個《清淨法行經》說:“佛遣三弟子到震旦教化,儒童菩薩,彼稱孔丘。淨光菩薩,彼稱顏回。摩訶迦葉,彼稱老子。”震旦即中國,這一下,把儒、道的祖師,都“包容”成了佛弟子的化身。這不光褻瀆了道祖老子,連儒教祖師孔子也一起褻瀆,不知各位高僧又如何解釋?”
那藍袍公子和慧慶一時無語,就連釋迦摩薩也不知如何應對。
張誌仙聽了,道:“這些當然都是下麵歹人偽作,故意製造佛道兩教矛盾,眾位高僧和我們道門並不知情。我們道門願意嚴查以往道門占領寺廟的事件,發現一起就退還一起,還請佛門也能如此,至於這些偽作的經書,我們雙方都不必理會即可。這樣做方能消弭兩教的矛盾,化乾戈為玉帛,不知法王意下如何?”
原來張誌仙聽聞郭破虜報告說東門欲對全真教不利,就暗中叫全真門下做了準備。這佛道之爭在曆史上也曾有過,無非是互相貶低對方,抬高自己,佛道兩教都有人偽作了大量的經書。哪一教得勢時候就會拿來說事,所以就叫弟子以及一些道士收集以前佛門所著作的偽經。不想被他完全猜中,才沒被佛門突然發難而無言以對。
釋迦摩薩大笑幾聲道:“這些都是前人所做的我們本不必理會。”張誌仙大喜道:“這樣最好!”釋迦摩薩又接著道:“但佛道之爭已延續數百年,兩教弟子互有死傷,廟宇道觀接連被毀,實非我釋門弟子清靜所為,也擾亂我等修行之心,真是罪過罪過!阿彌陀佛!”眾人看他突然又發悲憫之心,猜不出他是何用意,一時沒人接他話頭。
但這好比說相聲一般,一個人乾巴巴的在那裡說,彆人聽了也乏味,也聽不明白他到底說的什麼意思,所以一般都要有個問的,在要來一個說的,這樣才能通暢說下去,彆人聽了也清楚,也不會聽的鬱悶煩厭。釋迦摩薩說完看到張誌仙突然不接他的話了,咳嗽一聲,那藍袍公子走上前道:“師傅慈悲為懷,你老人家可有辦法解決這千百年來兩教之間的紛爭,消除兩教的隔痕,如剛才張掌教所說的化乾戈為玉帛,這也是兩教各位高人共同的心願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