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歡迎關注,放入書架觀看,後麵更多精彩
媚姬驚訝道:“風姑娘聽了我們的談話,這才去了毒王穀?”
郭襄點頭道:“應該是這樣的,煙兒聽到我要去毒王穀,知道明月樓不會善待,所以她才去了。”
媚姬知道一些明月樓喜歡風雨煙,隻要風雨煙開口,他什麼事都可以做。可是風雨煙也要違心嫁給他。
媚姬道:“那該怎麼辦?”
郭襄想了想道:“不行,我不能眼睜睜看著煙兒做違背內心之事,我要去毒王穀找她。寧兒,你去光明頂通知破虜與明教眾人,讓他們早做準備!”
媚姬聽了,說道:“我怕我去說,沒人相信!”郭襄道:“寧兒,你聰明伶俐,定有辦法的!隻是路上要小心,不要與那些回教聖使發生衝突。對了,我看你的武功大有長進,我再傳你一些新創的招式防身。”
媚姬聽了大喜,郭襄又把最近新創的招式與口訣一一傳給了媚姬。有掌法、劍法、內功心法,全都是郭襄新創,是郭襄把以前所學的各種武功去繁化簡,去蕪存菁,自創出適合自己身體與九陽內功的招式。如四象掌,飄雪穿雲掌,截手九式等,都是精妙絕倫的武功招式。
郭襄因為學過太多門派的武功,雖然自創出新的武功招式,卻難以忘記以前所學,與人打鬥時,各種武功招式不自然便使將出來。而媚姬隻學了郭襄新創的各種武功招式,使將出來威力更加厲害。
媚姬聰穎過人,一學即會,郭襄也是高興,說道:“好,我果然沒看錯人,可惜倚天劍我借給了程姑姑她們防身了,若是你再拿著倚天劍,我就可以放心了!”
媚姬跪倒在地,哭泣不止,說道:“多謝二姐傳藝之恩,寧兒萬死難報大恩!”
郭襄連忙扶起她道:“寧兒,哭什麼,我還要謝你讓我看到所創武功的威力。”
媚姬哭泣道:“二姐,那是你不知道,我在薩滿教為了能學到一招半式的武功吃了多少苦,二姐你卻傾囊相授,沒有半分遮掩與隱瞞。我這才知師徒之情情深意重,遠不是薩滿教中那般爾虞我詐!”
郭襄道:“寧兒,就算你與破虜不相識,我也會想辦法收你為徒。你不僅天資聰穎,脾氣性格也與我以前相同,這樣的徒弟才能將我的武功發揚光大。”
媚姬道:“那你不計較我以前是邪門左道之人?”
郭襄搖頭道:“那又有什麼關係,師徒是一種緣份與親情。以前有一個大和尚,與我爹乃是對手,卻想收我為徒,傾囊相授。我現在才能體會他當時是真的求徒若渴的心情!”
媚姬道:“二姐,你拜他為師了嗎?”
郭襄道:“沒有。他是一個大惡人,最後死於非命!好了,不說了,我們分頭行事。不然兩邊都救不了。”
媚姬說好,郭襄告訴她去光明頂之路,並畫了一張光明頂的圖,媚姬一一記下,兩人把身上水囊與乾糧分配一下,這才分道揚鑣。
郭襄去毒王穀暫且不表,先說說媚姬趕往光明頂。
媚姬知道情況緊急,不敢怠慢,直向昆侖山而去。路上媚姬拿出麵具帶上,立時變成了一個白麵文士。
昆侖山就在沙漠西北,看著雖在眼前,可是走起來卻是遙遠。媚姬走了兩個多時辰,這才走到山腳下。
昆侖山連綿不絕,從東到西長度有兩千多公裡,幅員廣闊,其中藏龍臥虎,門派眾多。而光明頂隻是昆侖山中一個小小的山峰,如九牛一毛一般。幸好郭襄告訴地點,不然媚姬很難能找到。
媚姬來到山腳下,這裡隻是昆侖山一個偏峰,要到光明頂還要有兩三天的路程。
山上雖然行走不便,但是山上還是比沙漠好太多,至少不是荒漠,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昆侖山鐘靈毓秀,物華天寶,許多人為了躲避兵荒戰亂到昆侖山求生。
果然走不多遠,就看到前方有一處小村莊,媚姬連忙過去,找一戶人家買了幾套衣衫和乾糧,又向光明頂行去。
漸行漸西,天氣一天冷似一天,寒風凜冽,幸好媚姬自小生活在東北,早已習慣。一路上媚姬為趕在回教聖使之前到達光明頂,是星夜兼程,風餐露宿,艱辛困苦自不必說。但路上沒遇到什麼意外之事,也沒遇到回教聖使等人,倒也相安無事。
這一日媚姬正走在一處山下,路上行人也漸漸多了起來,有采參客、有山民,也有流浪之人,當然也有一些江湖豪客,操著天南地北的口音。他們雖然打扮成了普通人,可是媚姬從他們的矯健的步伐,就能看出他們都是喬裝而成。其中有漢人,也有胡人。
繼續往光明頂方向走去,普通人越來越少,江湖中人越來越多。隻是不知他們有多少人是明教中人,有多少人是其他武林門派中人?他們彼此並不說話,隻是默默朝光明頂方向而去。
媚姬第一次來到昆侖山,並不太清楚明教與中原西域武林各大門派之間的恩怨,也不想過問,仍是朝著光明頂走去。媚姬暗中觀察,並沒有看到回教聖使等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