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歡迎關注,放入書架觀看,後麵更多精彩
衛南侯心痛道:“敵人太多,我們是出不去了。累你們傷亡慘重。”
長須老者道:“衛南侯不必悲傷,太平城不會丟下你們這些有功之臣的,我想太平王與定東侯他們還會出兵來營救我們的。”
衛南侯搖頭道:“沒用的,我們堅持不了那麼久的。峽穀下地形複雜,隻有一條羊腸小道可以行走,隻能出動百人隊伍,杯水車薪。而且援軍就是來了,也不是蒙古人敵手,反而損兵折將,白白犧牲!蒙古人糧草已無,回回炮被毀,他們堅持不了幾天,就得退兵。我們解了太平城之圍,已經死而無憾!”
長須老者道:“我們臨行前,太平王特彆交代,說還會派人來救你們的,讓你們一定要堅持住。”
衛南侯道:“多謝太平王關心,我們死而無憾。”然後欣喜道:“大總管,太平王與以前大不一樣,好像換了一個人!”
長須老者點頭道:“不錯,太平王以前閉門不出,不喜問城中之事,這次蒙古進犯,沒想到大王會主動出來主持大局,真是讓人欣喜。真不知太平王為何有如此大的變化?”
衛南侯道:“人總會長大的,太平王終於長大了,太平城有希望了,我等死在這裡,也無遺憾了!”
長須老者突然看向郭襄,說道:“也許是太平王是遇到了大將軍,才會突然長大。太平王對大將軍一見如故,回去後一直念念不停說著大將軍,看到蒙古大營火光衝天,知道蒙古糧草被燒,立時興奮又跑上峽穀,並要我們來救人,我們不回去,想來太平王還會派人過來營救的!”
衛南侯也道:“太平王的確對大將軍不一樣,看人的眼神都有感情,這也許就是惺惺相惜吧!”兩人不約而同一起看向郭襄。
此時郭襄看著群雄又是死傷無數,心中大悲,她行事向來乾脆果斷,從不瞻前顧後,猶豫不決此時卻是進退兩難,不知如何是好。本來她帶領群雄砍毀回回炮,燒掉糧草大營,已經是超額完成預定任務,就是獨自一人回去,也是居功至偉,無人指責。
可是她又不忍心看著衛南侯等太平群雄慘死在蒙古大營,試圖將他們一起帶回太平城,至少能帶多少是多少。可是現在不僅無法突圍而出,反而讓更多的人卷入其中,悔不當初不直接孤身回去,至少不會讓長須老者等人再來涉險,無辜送命!
這時郭襄更無法單獨離開,而且內力與力氣都消耗太大,變得被動,已經身不由己了。
郭襄一直在尋找蒙古主帥的痕跡,可是蒙古主帥卻不發聲,也沒有大旗,蒙古人自從蒙哥大汗在襄陽城被殺後,也學得精明,主帥並不再靠前,而是隱藏在大軍中。
郭襄眼見蒙古人攻勢如潮,太平群雄抵擋不住,傷亡慘重,突然想到幾次襄陽大戰,父母指揮中原群雄以少抗多的情景,真是令人心潮澎湃。隻是郭襄又想到,自己學到些皮毛功夫後,常年遊曆江湖,並沒有學到父母親多少兵法和陣法等,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此時想起也是心中悔恨不已。心想要是弟弟郭破虜在這裡就好了,他從小熟讀兵法,又在全真教和丐幫練功多年,對於兩派陣法也是精通。
不過郭襄聰明伶俐,從小在襄陽城看父母排兵布陣久了,多少也學會一些兵法和陣法,此時看到群雄傷亡慘重,於是指揮群雄依照天罡北鬥陣的陣法,七人一隊圍成一團,七團又圍成一個大團,組成一個簡單的天罡北鬥大陣,縱橫穿插,蜂擁而至,進退有序,一時威力猛增數倍。蒙古大軍雖勢如潮水,但要聚而殲之,卻已有所不能。太平群雄沒想到郭襄如此怪異打法反而抵住蒙古大軍的進攻,一時對郭襄更是心服口服,崇敬佩服不已。
蒙古大軍被太平群雄這眼花繚亂的進攻防守,打得眼花繚亂,死傷無數,攻勢減緩。郭襄趁機把傷者護在中間。
太平群雄也有了喘息機會,蒙古大軍進攻也緩慢下來,仍是團團圍住,並不太靠近,中間留下一大片空地。
這時郭襄突然發現他們四周布滿了火把,把郭襄等人這裡照得明亮如白晝一般。太平群雄等人大喜,俱都說道:“大將軍,蒙古人被我們打怕了,不敢再來進攻!”
郭襄看著黑壓壓一片蒙古大軍,搖頭道:“不太像,蒙古大軍雖有傷亡數千人,但還有數萬大軍,怎麼會懼怕我們隻有區區二三百人,可能他們另有圖謀!”
衛南侯也道:“估計他們休息片刻,再來進攻!”長須老者道:“不管蒙古人想做什麼?隻須援軍過來,我們就能突圍而走。”
郭襄突然想到一事,大聲道:“不好,蒙古人在圍點打援!好歹毒的計策!”
衛南侯等人疑惑道:“什麼是圍點打援?”
郭襄道:“就是圍住我們,讓我們的人知道我們還活著,我們的援軍隻要過來營救,他們就會趁機殺掉援軍。我們援軍來得越多,就會被消滅的越多!等到沒有援軍過來,最後再把我們消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